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导读:大家都知道,我们不管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工作或学习,还是在社会上奔波,其实危险都是时刻伴随着我们,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不能粗心大意,都必须养成良好习惯,注重细节,注重过程。在学校实验室做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全过程更重要。我们的生活工作周围常常潜藏着诸如意外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一旦安全意识淡漠了,稍有不慎、粗心大意或对电器类使用不当都会酿发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因此平时安全意识不能淡漠,必须引起警惕。从本期开始利用本公众号陆续介绍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第一期介绍《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触目惊心的爆炸安全事故

案例1:2015年4月6日18时55分左右在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发生了一场安全生产责任爆炸事故。救援工作共出动福建省消防总队及九地市的支队、广东省消防、江西省消防车辆322台,消防官兵1417名。现场有公安干警350名、边防官兵105名现场执勤,防化部队、海防官兵、民兵预备役共300多名现场待命,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案例2: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案例3:2018年11月11日双十一时间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学院发生爆炸,强烈的冲击波将实验室大门炸飞,玻璃渣更是到处都是,而当时身处实验室内的多名师生受伤。事故发生后,泰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全力处置,明火很快被扑灭。当地120迅速赶往现场救人,将受伤人员送往泰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案例4:2018年12月26日14时53分,北京消防官方微博通报称,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据初步核实:当天上午事故为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案例5: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共3个房间起火,过火面积达80平方米,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孟姓博士后当场死亡。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二、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得出: 44%是爆炸引起!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三、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大致如下:

1、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或试剂:如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合再受热或物质间磨擦或撞击时要发生爆炸。

表1-1:列出的混合物都发生过意外的爆炸事故。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表1-2不能混合的常用药品一览表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2、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3、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

4、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7、搬运钢瓶时不使用钢瓶车,而让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或撞击钢瓶表头,随意调换表头,或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等。

8、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不在通风橱内进行,或在其附近点火。

9、煤气灯用完后或中途煤气供应中断,未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或未停止实验.

10、氧气钢瓶与氢气钢瓶放在一起;

四、实验室常见爆炸事故如下:

1、配制溶液时,错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等冷却就将瓶塞塞住摇动都会发生爆炸。

2、减压蒸馏时,若使用平底烧瓶或锥瓶做蒸馏瓶或接收瓶,因其平底处不能承受较大的负压而发生爆炸。

3、对使用的四氢呋喃,乙醚等蒸馏时,由于这类试剂放久后会产生一定的过氧化物,在对这些物质进行蒸馏前,未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并除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被浓缩达到一定程度或蒸干易发生爆炸。

4、制备易燃气体时,一定要注意附近不要有明火,在制备和检验氧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有其它易燃气体。例如氧气制备、氢气制备,嘉峪检测网提醒,实验中若操作不慎易发生爆炸。

5、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应对措施

一、为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必须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并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2、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4、绝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在点燃氢气、CO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时用镊子。一些易燃的有机溶剂,要远离明火,用后立即盖好瓶塞。

7、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送往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气体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发了其它事故,则按相应办法处理。

二、发生爆炸事故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室一旦爆炸发生时,在场人员(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在场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疏散学生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要迅速到达现场,马上组织人力抢救,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及时拨打有关电话,包括消防报警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学校应急处置电话、分管领导等电话。

4、出现火情时,要通知学校灭火行动小组、疏散安全小组、通讯联络小组和防护救护小组,保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5、组织人员拉起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该爆炸区域。

实验室常见爆炸原因及应对措施

待续:下一期将介绍《利用五骨牌与新五骨牌原理分析安全事故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