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十四課《母雞》教材解析

《母雞》是四年級語文下冊部編教材第四單元第十四課。

《母雞》也是老舍的作品。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描寫了自已對母雞由“討厭”到“不敢再討厭”的態度變化,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

四下第十四課《母雞》教材解析


全文共10個自然段,結構清晰,語言嚴謹而又生活化,讀起來令人倍感親切。

課文中有兩句話直接描寫了作者對母雞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態度。第一句在第1自然段,開篇就說:“我一向討厭母雞。”另一句在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課文第4自然段“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群 小雛雞的母雞”起過渡作用,這件事也是“我”情感轉變的轉折點。以此為分水嶺,課文前半部分( 1-~3自然段)寫了母雞的叫聲難聽,欺軟怕硬和居功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在後半部分(4-10自然段),作者將其對母雞態度變化的原因娓娓道來,細緻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課文的脈絡清晰可見。

四下第十四課《母雞》教材解析


全文用平實自然的話語,表現了母雞的特點,塑造了母雞無私無畏、日夜操勞的偉大形象。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以下特色:

首先,老舍善於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事,對一個個鮮活的生活場景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使母雞的形象躍然紙上。文章前半部分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而後半部分,又具體描寫了母雞如何保護小雞雛們的安全,為小雞雛們找食,還耐心地教小雞雛學習“啄食、掘地、洗澡”的生活本領,真實、生動的細節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同時,從文字中流露的作者情感由“討厭”到“不敢討厭”,先貶後褒,欲揚先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偉大的母愛的讚頌。

四下第十四課《母雞》教材解析


第二,全文運用了口語化的表達,語言自然流暢,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等語句,作文如說話,讀起來通俗易懂、親切舒服。文章雖沒有華麗的詞藻,語言卻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如“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把小雞雛吃得飽飽的形態生動地表現出來。

四下第十四課《母雞》教材解析


課文的插圖中,草地上,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雛,可能在覓食,可能在遊戲。雞雛活潑可愛、無憂無慮;母雞慈愛、謹慎,似乎在保護著小雞雛。插圖將母雞和小雞的外形、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有利於學生結合課文,體會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形象。

(來自教師教學用書,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