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心聲】同心攜手,“疫”線有我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這個春天不同以往。從戰“疫”警報拉響的那一刻起,礄口區檢察院幹警便迅速行動起來,投身於防疫工作。他們變身“社區衛士”,他們化作隔離點的“微光”,他們成為方艙醫院“救火兵”,向著最危險的一線逆行。兩個多月以來,他們始終堅守崗位,為抗疫貢獻礄檢力量。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戰疫心聲】同心攜手,“疫”線有我

在武漢開始封城的時候,我就做好了隨時到一線抗疫的準備。1月30日,我回到單位,正式開始抗疫工作。

2月7日,我與四位同事一起來到隔離點,從速八酒店隔離點到現代女子醫院隔離點,再轉戰喆啡酒店康復驛站。最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有過擔憂,但身為一個青年人、一個檢察人,我覺得一定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出一份力,才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經歷電影情節般的場景和故事,能與逆行的醫護人員一起並肩作戰。每一天,我們盡最大努力做好醫護人員的輔助保障工作,協助做好病患的康復療養工作。這裡沒有主角光環,沒有英雄,都是一個個平凡的普通人。正是一個個普通人點點滴滴的努力,推動著這場戰爭走向全面的勝利!

【戰疫心聲】同心攜手,“疫”線有我

我依舊不習慣記住個體瞬間,喜歡感受群體的記憶,在群體中尋找共同的經歷。 在隔離點和康復驛站工作期間,不論是醫護人員、被隔離的同胞,還是像我們一樣的工作者,我感受到了每一個人的無私付出、勇敢善良和默默堅守。每個人,默默在黑暗裡舉起火把,照亮了夜空,讓大家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裡,感到溫暖和心安。願我們每個人,今後都在自己被需要時發出光來,用點點微光,照亮黑夜,溫暖人間。

康復點的故事,每天都在書寫。每一位康復者,都有一段堪稱傳奇的經歷。在這裡,英雄般的人民以英雄般的堅守成就了一座英雄的城市。


【戰疫心聲】同心攜手,“疫”線有我

每天在社區連續十幾個小時的堅守,讓我覺得既充實又滿足。

我們給社區居民宣傳政策,排查發熱人員,勸阻非必要外出;為出行居民測量體溫,指導微信掃碼,分發愛心菜;積極與居民溝通交流,引導大家理解當前防疫的嚴峻形勢,配合社區防疫工作。有時,我們會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拎重物,有時,我們提醒忘帶口罩的居民佩戴口罩……漸漸地,社區居民從不認識到見面微笑打招呼,從不知道健康碼頁面到每次出入主動出示健康碼……

我想,這一點點的改變不僅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為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烏雲擋不住太陽,疫情阻擋不住春天!

【戰疫心聲】同心攜手,“疫”線有我

武漢,是我的家鄉,這是我生活了31個年頭的地方。而這第31個年頭,是最為不平凡的一年。

一場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武漢人的正常生活。這個瀕臨長江的城市成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地方。

疫情的到來讓全國所有人忙碌起來,成千上萬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我們院所有黨員幹部下沉到結對社區,開展防疫工作,而我也加入到了社區抗疫隊伍之中。

初來社區,忙碌、緊張的工作是常態。值守門崗、向群眾發放健康包和蔬菜、開展環境消殺,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務,一天下來也會很疲憊。當自己拿著消殺水槍來到發熱門棟門口時,有時心裡也會有些發怵。但就像我們古畫抗疫組的許老師對我說的那樣,“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作為武漢人挺身而出,保護家園,責無旁貸。

群眾工作紛繁複雜,有時候還會面對居民的不理解。曾經在協助大家發放愛心菜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位老人,自己的一雙兒女作為醫護人員全部走上抗疫一線。因為老人過度擔心兒女們的安危,在領取愛心菜的過程中產生了焦躁的情緒,這時,我趕忙安慰老人,對他說:“您是英雄的家屬,您也是一位英雄”,聽到這個,老人逐漸平靜下來,轉身離去。

作為一個武漢本地人,面對這次疫情,我感觸良多。我在武漢已經生活了近31年,這個城市的一切已融入我的血脈,今天他生病了,他需要我的照顧,我的武漢親人們也需要我為他們出一份力。因此,我所做的這一切便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記得在那個值守社區的夜晚,我默默向星空祈禱:武漢,你要快點好起來!

而今,武漢正逐步復甦,我所值守的社區也逐漸恢復正常,那個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的家鄉也逐漸回來了,我微笑著對我所愛的這個城市說:“歡迎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