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源来食货志:划鬼脚

春源来食货志:划鬼脚

划鬼脚

赣南民间的饮食游戏,常见有划鬼脚和抬麻条两种。抬马条又叫“打斗叙”,即出钱出物平均分摊。此种游戏笔者曾分别撰文《打斗叙的来历》和《打斗叙的情趣》,对其词源进行考证并备言其趣。“划鬼脚”则是赌运气好坏的饮食游戏,也可以视为打斗叙的一种变化形式。比方有多少人聚会,就在一个纸上划多少线条,每个线条下面规定多少金额,并把这一部分隐蔽起来,然后每人在线条上方选定。还有就是用稻草或细树枝的长短划分金额,抽中越长的稻草出钱越少,越短的出钱越多,最长的就白吃。而白吃的那一位则负责采办。这种活动多半是馋鬼们随兴发起,有时是冻死了牛猪,即兴而起。有的则是猎得虎豹、捕得蟒蛇,为了集资处理掉它,并丰富宴席而吆喝起来的(当然这样的美事现在是几乎不可能了)。

划鬼脚的游戏简单易行,无论是乡村、城市,工地、车间,也无论是农民、工人,贵族、贱民,只要人同此心,心同此欲,嘴同此馋,随时随地都可吆三喝六,一呼而起,即兴操作。也不管是宴会便当、早点夜宵,还是冷饮热茶、零食小吃,都可以闹得垂涎滴滴,欢声四起。哥们一聚,就是人大会议,几声吆喝,就是最后表决。然后押宝、凑钱、采办、操刀、生火,狂饕尽欢,杯盘狼藉,斯文扫地。我在某县工作时,与几个亲近而有趣味的同事,就常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下乡驻村,为排遣寂寞,也与几个单纯、粗野的男女公仆们一道,常把目光贪婪地在农家院里扫来扫去,找寻猎物,或者苦苦守候着猪哭牛嚎的日子。真的,那时我们的快乐似乎全建立在几只动物身上,一只老线鸡,一只半大狗条或者一副牛鞭、一对灯笼似的牛眼,就是我们平身最大的幸福。赣南客家人对奶狗情有独钟,因此这种不登大雅、却又趣味无穷的游戏,总是与狗有缘,与狗有关的饮食故事也象风一样在城乡、在俗人的耳边流传。一个普通的客家男人,曾经有过几天卑俗的日子,回首庸常却并不乏味的人生,总打过几回渍渍有味的斗叙,划过几次回味无穷的鬼脚。而其中最堪玩味和难以忘怀的也许就是一只狗或者狗身上的一条鞭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刚出来工作,光棍一条,工作之余,无所事事,不免无事生非,苦中寻乐。最得意的就是与几个交好同事划鬼脚,胡吃海喝、吹牛侃大山瞎胡闹一番。一次与马、游、王三同事划鬼脚,划到一只十多斤重的狗牯。游与马生负责操刀主厨,当动刀切那狗鞭时,见那东西灿然耸动,生机勃现的样子,顿时来了灵感,两人眼波一转,一拍即合,迅即把那东西留置起来,待到狗肉烹至八成熟时,才把那宝贝入锅同煮。原来他们是同时把主意打在夜食X(馋鬼)王公身上,要玩一把土俗而开心的恶作剧。不料等到四人都上了席,三人才发现把这件趣事忘了。三人一会意以备置酱油辣椒为名,把他支走。然后拼命狂翻将那又长又粗、美肉坨坨、油光艳艳的东西拣到面上显眼的地方。

王公返回,老远见那脸盆中间一条粗大肉团油光闪烁,顿时两眼发直,他放下酱碗,迅疾而有力地抓起筷子,直取那动人的尤物,还情欲难禁地自语说:“该条狗尾巴,你们唔贪,涯来收拾渠!”谁知,这边马生忍俊不禁,一嘴狗肉都要喷出来了。那边王公见状,马上意识到受了污辱,伸手就要翻桌子。幸亏我和游君眼疾手快,抢先一招,将菜盆高举……

乒砰一声,台翻凳倒,王公大骂不止,扬长而去……一场不欢而散的闹剧成了我们几个经久的回忆。

古老的乡俗仍在延续,只是随着家乡的文明进步,人渐渐变得虚伪矫情,再也找不回当年那种率性、直白而粗野的感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