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关注公众号“瑞奇岛订阅”,读最认真的文章。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曾经梦想过获得财务自由之后,不需要为生活奔波操劳,拥有更多的时间与轻松的心情做自己想要过的生活?过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人的时间都在为“生存”而生存,为活下去而奔波。

中国五千年古国,大概有4900年中,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在缺衣少食。即便到20世纪,稍有个不注意,就会发生夺走成千上万人口的灾荒。58年黄河洪水、76年唐山地震、98年长江大洪水、03年非典、08年汶川大地震、20年疫情......强如猛兽,也经常饿殍山野。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正是在“活着”,这样的命题面前,自然界的大部分生物都几乎耗尽时间的所有。人类,即使是处于自然生态链顶端的族群,也摆脱不了对“活着”的思考和实践。

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认识善,过有德性的生活;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快乐本身是意义;黑格尔,投身于绝对精神的复归运动中;尼采,自我超越;又或者儒家,德性化成世界;道家,无为观赏自由;佛教,净土离苦至乐......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不困于生存,才能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马斯克大概是大胆追求做喜欢的事的典范。倾其所有财富,也一度受制于缺少足够的钱;“中国马斯克”贾跃亭,乐视控股集团创始人,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他也是一个执着于做喜欢的事的人。然而却足够的钱,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即使是这两位,资产用“亿”为单位的大人物,也摆脱不了“金钱”二字。

1亿存款?这个数字,可能是全中国绝大部分普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数字!但若是100万存款,只要工作稳定、不赌不胡来,满足我们想要做点喜欢的事,这个数字也勉强足够。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自改革开放以后,被世界瞩目的中国人民,每一天都在刷新世界对“致富”的三观,然而在这看似繁花似锦的现状下,有这样一个数据让人动容:可支配家庭财富超过100万的,才只有0.5%。

“阶级固化”,这个在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词,在如今的中国跃然纸上!向底层民众谈梦想,“传授”财富自由的“方法论”;跟中产阶级兜售焦虑,粉饰成功学。这已然成为各种热衷于此道的10W+文章的“不传之秘”。

资本社会,需要不断消费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野心勃勃来满足“欲壑难填”。而如今拥有2亿多的年轻人中国市场,似乎成为了一份香喷喷的蛋糕?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老一辈的中国父母,勤勤恳恳,为子女买房买车,希望他们不要像自己一样一生辛劳,能过上舒适的生活。但是在这样一个物质的丰腴,带来的常常不是想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社会,我们被迫去挖掘属于自己的“生命挑战”。将自身的需求在太多太多的诱惑之下,一步步扩大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感,就像是毒瘾,明知道危险,但是经受不住它所带来的愉悦感而走入极端。

“裸债”、“透支信用”、“花明天的钱”等等,这些上升到社会问题的现状,让当下的年轻人,在“阶级固化”问题日渐严重的社会里面,扮演着最不堪的角色!这样片面的“生命挑战”中为别人做嫁衣,用我们的空虚满足别人的“财富自由”!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是这个时代生造出来的概念。也是我们在社会打拼的每一个人心心念念的追求。它也能够被当做为一个心灵寄托,但是如果以满足“瘾”为目的,那下一次的剂量需要多少来满足呢?

亚洲首富李嘉诚到90岁退休、苹果教父乔布斯到死之前都在工作、刘强东寒门子弟,白手起家、百度李彦宏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跻身顶尖......很少有人研究这些大人物的生平,事实上我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有多少钱”,每一次舆论导向就好像是在刻意给我们展示一样,我们看到的真的只是这样吗?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李嘉诚

“life is brief, and then you die, you know?”(人生短暂,过着过着你就没了,明白么?)----乔布斯

“本想低头默声不再公开谈论江湖之事,避免成为攻击靶子!无奈垄断和潜规则横行的行业令人窒息,与其被闷死不如挣扎呐喊!这是人之本能而已!我只是一个四处呼喊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义者!我不是个坏孩子!真的!”----刘强东

“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是时刻播种梦想的人。”(李彦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李彦宏


毁掉年轻人最好的方式:兜售焦虑,鼓吹财富自由

将军赶路,莫追小兔。将那些透支自己的事情统统丢弃,中国2亿多年轻人的确是一份“大蛋糕”,但并不是资本家眼中的“蛋糕”,而是改变中国未来的“蛋糕”。如果你不愿意改变自己,沉溺于一时的刺激,那么我可以向你保证,未来一定会狠狠刺激你!

德国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在畅销书《财务自由之路》里说的,真正能够让你致富的往往不是收入,而是你的储蓄。将未来交给被人鼓吹过的“财富自由”是最不理智的行为,捷径或许有,但绝对不是通过透支达到目的。

最后作者将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宠辱不惊过一生!”社会从来没有改变过,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文中图片皆来自于网络,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