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中印贸易往来都有哪些坑可以避免?


跨境贸易,中印贸易往来都有哪些坑可以避免?


印度贸易公司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或家庭企业,对国际贸易实务和惯例了解不够,且部分企业信誉欠佳,近年来发现有进行进口诈骗的印度进口商。因此,中资公司与印度公司开展贸易合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签订购销合同,避免模糊条款。中国一些贸易公司在与印度公司做生意时,经常在未签订或粗略签订购销合同的情况下,在仅收到很低比例的预付款或未收预付款的情况下就发货,频频造成被印度进口商欺诈的情况。中国公司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双方签订购销合同,事先就付款条件、争议解决条款等进行明确约定,如果发生争议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利益。


(2) 规避风险,选择银行信用证(L/C)支付方式。印度进口商在选择支付方式时,经常采用T/T或D/P,而较少采用L/C付款方式。为规避收汇风险,中资企业应尽量要求对方接受L/C即期付款方式。如果印商坚决不同意,则最好采用T/T Advanced付款方式。中资企业自印度进口时,最好也采取L/C即期付款方式,以避免出现付款后无法按约定条件收到进口货物的情况。


(3) 防范网络风险和诈骗。近来,有多家中印企业报告付款人按照收款人邮件指示付款后,对方未收到货款的案例。经公安机关介入,发现收款人邮箱被黑客侵入,伪造收款人的邮件地址向付款人发送错误的银行账户名称。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货款一旦汇出将很难被追回。建议中资企业在收到对方邮件发来的付款信息时,应事先通过其他途径核实账户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货款损失。


(4) 注意调查印度企业信誉。印度个别不佳企业经常实施欺诈。具体表现为:当中国货物抵达港口后以各种理由不按时提货。而根据印度海关规定,货物抵港后在规定期限内无货主提货,则该货物将被海关没收并拍卖。在中资企业货物被海关没收后,印商往往再以低价从海关将货物购回。该情况往往给中资企业造成财物两空。中资企业应高度重视对印商的信誉调查。


更多关于印度、东南亚、非洲创业资讯指南,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 走进新大陆 ”,点击关注,每日更新。

有见解或疑问的小伙伴,也欢迎评论或私信交流!!


跨境贸易,中印贸易往来都有哪些坑可以避免?


跨境贸易,中印贸易往来都有哪些坑可以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