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2020年4月9日,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官方微博發佈一條案情通報:一女子因被養父性侵多年而報案。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這起案件的主人公,就是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和他的養女李星星。李星星的第一次報案,由於當地警方的不專業不作為,無疾而終。在網絡輿論逐漸發酵之後,警方才再次立案偵查。這一次,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得到了全網矚目,各新聞平臺紛紛跟進事件,及時報道。其中,財新網特稿《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掀起軒然大波。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說實話,小六子剛看完這篇報道,腎上腺素是飆升的,怒火是沸騰的,甚至對財新網記者的整體素質都產生了疑問!


這篇被部分網友嘲為“瑪麗蘇忘年戀言情小說”的特稿報道,讓我想起一部經常被誤讀的外國名著《洛麗塔》。小六子未曾涉獵法學,因此只好從《洛麗塔》文本進入,和大家掰扯掰扯,財新網這篇特稿,寫得究竟有多荒唐,多邪惡!


不倫的悲愛表象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看過《洛麗塔》這部小說,但大家一定聽說過“蘿莉”這個詞,它用來指代那些可愛甜美的女童或少女。“蘿莉”,就來源於“洛麗塔”。


1951年,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完成了這部曠世奇書,但幾乎遭到了美國出版社的一致拒絕,因為它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挑戰讀者道德底線的小說。整部小說以罪犯亨伯特的第一人稱敘述,通過自白與回憶,講述他與未成年繼女洛麗塔之間的悲愛故事。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在亨伯特的口中,所有一切源於童年的悲傷經歷。13歲的亨伯特,第一次愛上一個女孩,她叫安娜貝爾。但安娜貝爾在不久之後死於風寒,亨伯特的初戀也隨之埋葬。從此以後,他在世間尋找安娜貝爾的身影,只鍾情於9歲到14歲之間的女孩。


通俗地講,亨伯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戀童癖。


小說的主要情節開始於亨伯特37歲時,他遇到了12歲幼女洛麗塔。在他心中,洛麗塔甚至是比安娜貝爾更好的對象。為了得到洛麗塔,他與她有錢的寡母結婚,以繼父身份登堂入室。後來,洛麗塔的母親發現了亨伯特對自己女兒的企圖,憤怒混亂之下不幸死於車禍。於是亨伯特成為了令人同情的鰥夫,得到了與洛麗塔獨處的寶貴機會。


洛麗塔妖豔、任性、大膽,是亨伯特夢寐以求的“小妖精”。失去母親的洛麗塔,只有亨伯特可以依靠,他們一起公路旅行。很快,洛麗塔就引誘了亨伯特,提議玩她在夏令營學到的下流遊戲。這樣“兩情相悅”的神仙日子持續了很久,但隨著洛麗塔年紀漸長,突然有一天她失蹤了。幾年之後,亨伯特收到她的來信。原來洛麗塔已經嫁人懷孕,囊中羞澀,希望得到繼父的金錢援助。在貧民窟,亨伯特找到了洛麗塔,並知道了她當初被一個劇作家拐走的經歷。這個劇作家是比亨伯特更為邪惡的存在,更早與洛麗塔發生了關係,在拐走她後強迫她拍攝色情電影。洛麗塔拒絕了他,因而被拋棄。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亨伯特聽到這些,滿臉淚水,決心找到那個劇作家,並以父親的名義結束他的生命。亨伯特的確這樣做了,用一把手槍幹掉了他。


亨伯特入獄,不久之後,17歲的洛麗塔死於難產。


不可靠的敘述者

這部小說,最終於1958年在美國出版,順利摘下《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第一的桂冠。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它之所以能夠突破層層阻礙和道德紅線得到出版機會,是因為有一大批評論家和作家在讀到它後,驚為天人,為之辯護。


當時的主流批評話語是這樣的:《洛麗塔》並不是一個戀童癖猥褻強迫女童的故事,而是一個墮落女童玩弄被愛遮蔽雙眼的老男人的故事。


得出這樣的結論,得歸功於亨伯特的三寸不爛之舌。作為小說中的“我”,讀者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來源於亨伯特。而他是個非常優秀的敘述者。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夠熟練運用華麗優美的修辭,盡情表達自己對洛麗塔的迷戀與崇拜。一開始,讀者還警惕著亨伯特謀殺與戀童的雙重罪行,但很快,讀者就會被引人入勝的講述吸引,不自覺地代入到亨伯特的視角,去觀賞、愛慕、憎恨、輕視書中的那個客體,那個非常有魅力的女童,洛麗塔。


因此,第一批權威評論家認為這本書無關乎道德,而關乎人性。這使得亨伯特的形象向盲目軟弱靠攏,彷彿他才是那個身處弱勢的女童。而他對洛麗塔的痴迷,也被讚頌為“真正的愛”。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這樣認為,那麼,你就被作者納博科夫愚弄了。因為,主角亨伯特是一個典型的“不可靠敘述者”。


根據美國敘事理論界權威詹姆斯·費倫的修辭性敘事理論,第一人稱敘述者的人物功能和敘述功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面。也就是說,亨伯特作為敘述者的話語,與他作為情節中人物的行為,是可以割裂開的。他的敘述,不一定就是客觀存在的真相。


費倫還將不可靠敘事分為三大軸:事實/事件軸;價值/判斷軸;知識/感知軸。並在這三大軸之下,發展出六種不可靠敘述的亞類型:事實/事件軸下的“錯誤報道”與“不充分報道”;價值/判斷軸下的“錯誤判斷”和“不充分判斷”;知識/感知軸下的“錯誤解讀”和“不充分解讀”。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縱觀《洛麗塔》全書,作者納博科夫已經屢屢暗示亨伯特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者的不可靠。《洛麗塔》中,亨伯特的“錯誤報道”比比皆是。比如他援引法律條文,提及《青少年法案》中少女的定義是“八歲以上十四歲以下的女童”,而該法案其實並未明確定義少女,只定義少年是十四歲以下。


亨伯特的“錯誤解讀”主要體現在自身存在上。他認為自己英俊高大,對小姑娘有強烈的性吸引力,甚至恬不知恥地認為洛麗塔在“等待著他——一位富有魅力的房客,去做他切望做的事”。反而這一自我認知與洛麗塔後來的控訴形成鮮明對比:“我本是雛菊一樣的少女,看看你都對我做了些什麼……噢,你這骯髒的老傢伙。”


除了錯誤解讀,亨伯特的敘述還存在大量的“不充分解讀”。從他自述的教育經歷和工作履歷來看,他是一位很有修養,知書達理的現代紳士。然而從他那些不經意間冒出的念頭,又可以看出他與紳士形象背道而馳的卑劣。比如當妻子在勾畫未來家庭生活的美妙藍圖時,亨伯特想的卻是如何利用她的產期而對洛麗塔施不軌之舉。


不可靠敘述的三大軸互相交融,互為因果,交織成亨伯特欺騙世人的華麗面紗,掩蓋他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同時指責女童洛麗塔輕浮放浪,無情無義。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選擇亨伯特作為敘述者,是納博科夫最大膽的決定,也是現代小說史上不可忽略的里程碑。納博科夫是一位真正的現代作家,他將古典文藝看做一種蠱惑人心的魔法巫術。他用《洛麗塔》的不可靠敘事和修辭陷阱愚弄讀者,也提醒讀者,警惕所有看似羅曼蒂克的文學藝術。比如“殷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作為詩詞可美,但作為“老年白居易的少女姬妾”這一客觀事實,則並不美麗,甚至殘酷。


若這樣講下去,勢必要暫時脫離物質世界,深入文本。但最近發生的“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讓我只想將《洛麗塔》的相關討論中止在道德層面。


作者納博科夫,在寫作這部小說時,從頭到尾都非常清醒。在道德上,他未曾越雷池一步。反而是那些修養不夠的蹩腳讀者,直到今天都在不道德地使用《洛麗塔》敘事,去二次加害那些未成年受害者。


比如,財新網記者蘇苑文。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我們不是自願的!

通讀財新網的報道《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會發現比起新聞稿,它更像是記者的主觀推測。在這篇稿件中,誰都在說話,唯獨李星星的聲音消失了。就像《洛麗塔》中“洛麗塔”的聲音也被完全遮蔽一樣。這篇報道中李星星的形象,建構在鮑毓明的敘述之中。


報道全文有8000餘字,篇幅有限,小六子為大家概括一下主要情節:女童的母親將女兒作為童養媳出賣,受害人與鮑毓明是名為養父女的戀人關係。鮑某對她寵愛有加,而少女患得患失,報假案是她折騰的一種方式。因此,第一次報案才會因為證據不足不予立案。而受害者的證詞也反反覆覆,有時說恨自己的養父,有時又說愛她,強姦是否發生還值得商榷。鮑某則將養女此次報案的行為,解釋為“變心了”。


報道發出後,激起了一片“等待翻轉”、“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水花。因為李星星並非理想中的“完美受害者”。她接受過養父的金錢,她說過愛他,那她到底是不是被性侵,又是不是自願的?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關於受害者的“愛與自願”,其實林奕含早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給出了答案。她說,如果不強迫自己愛上性侵的老師,那麼她將無法存活。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心理防禦機制。扭曲現實中自己的情感傾向,正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使傷害變得“合理化”,正是心理防禦機制在起作用。事實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愛上”加害者並不是孤例。受到財新網報道刺激的網友@貼著創可貼的太史毛球 就公開了自己幼時被年長十歲的表哥多次猥褻後,反而更加“親暱”他的心理過程——自我麻痺,自我欺騙,假裝一切都是自願,沒有任何壞事發生過。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財新網報道中,李星星的聲音被隱去了,擁有相似經歷的網友卻代她喊了出來:


“我們不是自願的!”


振聾發聵。


洛麗塔不是自願的,

所以從繼父亨伯特身邊逃走。

房思琪不是自願的,

所以林奕含早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星星不是自願的,

所以勇敢地站出來一次又一次報案。


退一萬步講,即使時年14歲的李星星是“自願”的,養父鮑毓明的罪行就獲得了合理性嗎?


這個問題,法學專家羅翔也已經給出了答案。

鮑毓明性侵未成年養女案:《洛麗塔》敘事仍在繼續

遺憾的是,《關於嚴厲懲治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若干意見》,只是一個司法意見,還未上升為法律。通過這起案件,不知是否能夠推動相關的立法工作。


小六子只希望,我們祖國的花朵,能夠一直生長在陽光下。


也希望媒體工作者們,不要再使用《洛麗塔》敘事,埋葬“洛麗塔”們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