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我自幼習武,對於一個人來講幼年時期總是會對他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談起我的習武經歷首先應該說的是我的武術啟蒙老師,也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我的父親。


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父親練功照


父親是1964年生人,他年輕的時候有一部電影紅遍大江南北,反響空前,叫做《少林寺》。這部電影對當時的青年人影響很大,後來又有《霍元甲》《陳真傳》等影視作品陸續出現,隨著這些功夫片的出現,全國掀起了一股強烈的中國武術熱,這也致使我的父親對功夫產生了興趣並開始漸漸接觸中國功夫。


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與師父師兄弟合影


他18歲參加工作,由於工作的調配,曾先後拜過幾位傳統武術老師,並先後學習過查拳、形意拳、少林拳以及各種武術器械,86年跟隨師兄徐伯然學習散手,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武術散打。

這也為我後來能有幸學到這麼多拳種打開了方便之門,1996年的一個夏天,我剛上一年級,那時我是一個喜歡在家玩,不愛出門的宅男小胖子,我被父親逼著學習武術—十路彈腿,初時我並不想學,覺得這個即無聊又辛苦,但是在父親的要求下,只能堅持,心想學完這些,就可以玩了,咬咬牙吧!那時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是,這一練斷斷續續的就是20多年。


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父親和我


後來跟少林塔溝武校畢業的表哥,學習少林拳套路,又陸續學習了八極拳,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學習散手。記得當時爸爸帶了幾個徒弟,我是到週末的時候就去學校操場跟著訓練,練習對抗實戰。後來才知道這種民間老師帶徒弟的形式就是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那時候的我稱之為“擺地攤”的傳承方式。

老師和學生都是有職業的,老師不靠教拳為生,學生也只是為了防身強身學武。我在礦區長大,父親的武術老師也是煤礦工人,他的師兄弟們的工作也大多與煤礦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就是這樣一個區域習武模式,雖然業餘,可是練武氛圍挺好。現在父親的很多師兄弟都不再練拳了,但是父親依然堅持著,他告訴我,學武之人多如牛毛,練成之人稀如麟角,雖不敢說他的功夫能成很高的境界,可這份堅持,這份情懷還是值得欽佩的。

上了高中後學習壓力大,我也住校,很難跟父親繼續習武了,但我沒有放棄,都是課餘一個人在學校練。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我也是在這一年上了大學,剛開學軍訓,有一次兩個連隊互出節目,對方連隊有個人練了一套五步拳,其實在我眼裡,他練的稀鬆平常,於是我就出來打了一套少林拳,結果博得滿堂彩,這也是我沒有想到的。隨後就被校武術協會應邀入會。後來就跟上一屆學哥學習散打,擒拿,中國跤,還有九節鞭,後期跟武術老師學習競技武術套路,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練的傳統套路是那麼有限。在大學武協的那幾年是我最得意的幾年,每天都能練習散打與武術套路。

後來大學畢業,現實的殘酷讓我人生失意,我面對畢業生的最常見的難題——就業。其實我作為煤礦職工子弟,可以招工入礦,這是很多礦區子弟的選擇,我雖然學習不好,但是招工考試對我來說挺簡單(當時的招工考取幾率是50%),就這樣我下井入礦了。工作的前幾年也是荒廢功夫的幾年,每天工作強度大,根本沒有心思練功,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好幾年。

直到2017年,我看了一個節目《中國功夫史》,少時仗劍走天涯,行俠仗義的英雄情結再次點燃了我。於是我就私信主編,說我也要參加傳武比賽。對方問我,有沒有系統訓練過,有沒有實戰過。給我指引方向,讓我去武館正經訓練再去參賽,就是這樣在2018年我無意發現了鎮上一個武館,他也最終成了我進一步系統訓練,更加接進實戰的地方。

由於在外地工作,我每月只有一次機會休班回家,能在武館訓練3到4天,每天一個半小時,館長說我訓練時間太短,於是我在外地職工宿舍,每天下班後也做基礎訓練,雖然工作很累,但是每天能練會兒,即使辛苦,依然感覺很充實、很開心,訓練時總是會忘記煩惱。


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就這樣一直到2019年,我得知一搏成名國術會的比賽,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報名後接著視頻審核,到最終報名成功,再到最後真正上臺,我是真的沒有想到我也能站在如此正式的武術擂臺上,一直以來這對我來講都是一個未曾觸及的夢,它能夠得以實現,是我從前不敢想的,也令我欣喜若狂!至於能戰到最後拿到冠軍,我在賽前也只是私下想一想而已,並沒有很大的底氣一定能得到!

比賽第一場對手是位形意拳練習者,之前在報名群裡看到對手的套路展示,感覺對手功力強勁。上臺後一交手,發覺對手確實實力挺強,我首登擂臺,沒有多想,就是沾身搶攻,快拳重拳猛打,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近身就是纏身抓摔,其實平時訓練的拳腿還有招法沒能完全發揮出來,就是靠猛打快攻還有蠻力硬把對手摔倒的,自己的技術水平根本沒有打出來,我想我還是太缺乏比賽經驗,這也是讓我挺遺憾的事。

由於運氣不好,我沒有攤上輪空,需要再打一場,第二場的對手是位八極拳練習者,我還是同樣的打法,在摔上消耗了不少體力。在我快打搶攻時,對手的身法閃躲很靈活,讓我有一會兒很難打到。對手38歲,能有這樣的體能身法,也讓我欽佩,賽後我們互相交流實戰心得,成為真正的以武會友。

到第三場決賽,對手是詠春拳習練者,年齡比我小,但是賽場經驗豐富,有多場自由搏擊與MMA擂臺經驗,而且由於比對手多打一場比賽,我的體能跟不上,沒有快打搶攻的優勢了,只是靠殘餘體能抓摔,打到第二局對手和我都是強弩之末,這時候就看誰意志力強,我不能輸,好不容易打到現在,我就一昧死磕,咬著牙堅持著並最終取得了勝利。賽後父親鼓勵我說,我打了三場拿了冠軍,實至名歸,並告訴我其實到最後,自己覺得堅持不住的時候,對手也一樣,誰能堅持住,誰就能取得勝利!


功夫夢—我的功夫史

習武二十餘年,對於武術也漸漸有了些淺見,總結起來供大家參考並批評指正,就是必須科學系統地進行訓練,什麼樁法,功法,我根本不懂,如果打實戰,就要進行專項訓練,然後多進行實戰對抗,擂臺上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不是練的好,就能打好,需要調整心態。

傳武有諺,一膽二力三功夫,心態是第一位,不能怕,敢打敢拼,意志力要如磐石般不動搖。力量方面就是掌握每個動作的發力技巧,並增強打擊力;功夫就是日復一日磨練招法技巧出來的,組合拳腿的配合,形成自發的反應,臨時反應是來不及的,另外還要有好的戰術,形成自己的風格。整天講手,練功法,我個人覺得效果不彰!

最後,我認為傳武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他最初不是為了擂臺而生,他是為了防身搏殺而生,所以他並不拘泥於擂臺,而是要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手、不同的體重以及對方人數,並且還常常要面對器械的搏殺,他是這樣一種技術。在當下這個時代,他需要轉變,才能更好的走到大眾面前,走上擂臺是必須要做的,但是上擂臺的傳武需要改良,需要傳武人針對訓練,才能讓自己以真實實力來證明新時代的傳武人真的能上擂臺實戰,真的能打出自己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