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在線教育: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今天,咱們聊在線教育,

看起來,這個風口:

起風了。


01

2020年的第一個關鍵詞,顯然就是新冠,或者疫情。

但對於在這次危機中尋找機會或者出路的人們,還有另外一個關鍵詞,那可能就是在線。

在線會議、在線教育、在線營銷、在線獲客、在線影院…

無論是to C的消費端還是to B的營銷和服務端,這些在大趨勢中一直緩慢而又持續前進的事物,在新冠疫情萬眾隔離的生態裡,一下子呈爆發之勢: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在線之熱,可見一斑。

在這篇小文,我無意和你大談在線教育之利弊和前景之鉅細。

我們來談談,這一波熱鬧下的參與者,如何不成為炮灰。

那麼,就要說說,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02

梁寧在『得到』課程『增長思維30講』中提到過一種類型的創業者,叫做草莽創業者。

這種人,有理想、有抱負、也有合乎『常識』的思路,但這一切,卻又都侷限在自己給自己劃定的『勢力範圍』。

說得更樸實點,那種大家都熟悉的『先幹一票,再看看』、『別人能行我也能行』的草根想法,是草莽創業者的思維常態。

這也是,炮灰的思維常態。

先打住,我不是把草莽創業者都比喻成炮灰,這說法對那些也算得上英雄好漢的創業者,顯然是不公平的。

但是,如果一個趨勢是全世界都看到的,如果認為抓住機會的做法就是不顧自己的實力、在眾目睽睽之下認為燒錢引流就是抓住機會,那成為炮灰,就是必然的了。


03

來看看在線教育。

先畫個圈,這個範圍,既包含面向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科教育,也包括面向企業和職場人士的成人學習。

疫情之下,企業的恐慌、個體的焦慮,都是加熱在線教育的燃料。而這一輪升溫之後,教育的在線化趨勢會更明朗,已成共識。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然而,在線教育,既不像社交一樣有網絡效應,也不像線下培訓一樣有空間隔離優勢。眾多的在線教育,靠的恐怕還是一兩個頂梁的所謂名師。

如此類型的產品,在大爆發之下去燒錢引流,大概免費甚至倒貼,究竟能帶來什麼呢?

據說,是所謂的習慣養成。

培養用戶習慣,沒有錯。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流量依然重要,有穩定的流量,轉化是遲早的事。

但問題就出在穩定二字,在線教育,你除了一直燒錢,還能憑什麼讓流量穩定?


04

眼下的在線教育,似乎已是一個風口。而據說這種時候,豬也是會飛起來的。

那就讓我們從兩隻豬談起。

博弈論裡有個智豬模型,是這樣的: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你說,這兩個聰明的豬,誰會去碰那個拉桿呢?

咱們都不是豬,但答案是顯然的:

如果我是小豬,我不會去碰那個拉桿,我會做做健身操,防止抽筋和打嗝,等食物出現的時候,狠狠地吃。至於碰拉桿這件事,不用擔心,就交給大豬去做吧。

這是博弈思維的第一重啟示:

第一啟示 在機會明朗的情況下,培養習慣這種活,只能留給財大氣粗的大企業,而不是初創公司。

對一個資源有限的初創企業,你把人力物力財力花在引流上,別說這三五個月引不了多少流量,即便是成功了,你還能拿什麼留住你的用戶?

有人說我有流量,我能融資啊,可惜,時至今日,VC的錢可不再是被流量忽悠出來的。

怎麼辦?

這是博弈思維的第二重啟示:

第二啟示 做好產品!

回頭看智豬模型,當大豬去碰拉桿的時候,小豬可以做些什麼?拉伸拉伸手腳,舒緩舒緩腸胃和肺部,等食物出來,狠狠地吃!

前面說,在線教育很難造出網絡效應,也不能依靠區位隔離,那唯一能讓你留下用戶的,就是好的產品。

高質量的課程,

流暢的體驗,

符合個體需求的學習引導設計,

基於產品和用戶體驗的運營設計,

甚至,這一切加起來,才能為你吸引和留下那些業已形成習慣,而且要求必然會越來越高的用戶。


05

現在,回頭看看,炮灰是怎麼煉成的?

炮灰是如何煉成的?

成為炮灰者,就是明明是小豬,

非要幹大豬才該乾的事!

就算在風口,也要做一隻聰明的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