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
现象:初坐时,体气未纯,心思意念驰散,多妄想,多游思。古人谓:“妄想生于有欲,游思起于散漫。”
功法:今将心思意念作用,止于脐堂之后,命门之前(古人指肾左右为命门),其中稍下,有个虚无窟子——古称“下丹田”、“玉炉”等名称。将心止于是处而行内视之法。
心照其中,与气相守,古称:维系乎“规矩”之间,来往于“方圆”之内。息息归“根”,合自然之造化,巍巍不动,立洁静之“玄机”。
第二层
衔接情形:前此一线"心光”与一缕“真气”相接,若能直造“杏冥”,自当透出“玄窍”。奈何“定心”不固,每为“识神”所迁,”心”与“气”离,仍不能见“本来面目”——生命本体。
功法:“心”——意念知觉等作用,“息”——呼吸,相依之时,即把知觉——”心”泯去——于是“归神从息”。
第三层
衔接情况:前此”心”与“气”氤氤氲氲,打成一片。
重阴——“元气”之下,一阳——“元精”(有时为性欲兴奋现象,不可固执)来复,是名“天地之心”,即是 “玄关一窍”——生机现象。
功法:“玄关”初现之时(生机初动之际),即刻“踏”住“火云”——暖流,走到“尾间”,坚其”心”,柔其 “息”,敲铁鼓(喻强毅精神),而过“三关”(尾阎、夹脊、玉枕),休息于“昆仑”——泥丸(即顶门)焉!
第四层
街接悄况:前此“踏火云”——从“气”,“过三关”, 心”与“气”相随,固已入于“泥丸”矣,然在“泥丸宫”——脑腔内,或有“识神”―意念作用行动,则气”寒”而”凝”(此实为古人遣词之讹,实为“涣”而"散", 希注意!)必不能化为“真水”,洒灌“三宫”——重楼、绛宫州(在两乳头之间内一寸三分处)、黄庭(在下丹田之上)——下入丹田。
功法:在“昆仑”顶上,“息心主静”,“与气交融”, “气”乃化为美液,从上腭落下,卷舌承露,吞而送之, “注心”即运“真意”于“绛宫”,“注心”于“黄庭”, “注心”于“元海” ——丹田。一路响声,直送到底,又待“玄关”之现焉。
第五层
目标:“筑基”——前四节功夫之合称与不断实行。
衔接情况:前比入“泥丸”而归“气穴”,已有“河车”路径,从此一心做去,日夜不休,“基”或何待百日乎!
或有懈心,有冲动,作辍频频,丹墓难固。
夫“筑基”所以“聚精合神”也,功夫不勤,体气不能归一,仍散乱易病多病,何以延年?
功法:行凭子午——按时行功,逐日抽添——逐日用功
取“坎”填“离”——以体壮神,移精实腹——以体壮体。
第六层
衔按情况:前此“河车”转动,“聚精合神”,则“灵根”充实矣!从此“心(化液)气”下降,"肾(精化)气”上升,是为“坎离交”。
“杳冥”中有信,浩浩如潮,一半水气,"濛濛如雾,一半云气,是名“金水”初动,方修“玉液还丹”。
倘用心不专,则尽性之事难了。尽性所以立命,此命非凡俗之命,为长生之命也。
功法:“金水”初生之日,由“丹田”分下“涌泉”(在两足心),霎时回到“尾闻”,调停“真息”,鼓之舞之,乃能滔滔逆上至于“天谷”(即泥丸),涓涓咽下,落于“黄庭”。
第七层
衔接意旨:前此金水河车,仙家名为“内炼”,到此还有“外炼”功夫。以“外”合“内”,“真性”乃聚而不散。
盖内休虽明,好飞者“汞性”,内修虽具,易坏者"阴丹”。设或保养不纯,则心性复灭矣。
功法:甲,先行观念。功夫分“主”“宾”,行功分 “彼”“我”。以“性”为“主体”,以“命”为客体。 “性”为“先天”,“命”为“后天”。
乙,功法喻言。以虚明之"心”,妙有之理,“和砂拌土”,“种在彼家”。彼家虚而由我实之,彼家无而由我有之。
以“有”投“无”,以“实”入“虚”。那边吐出一弦“真气”,共喻为“虎”,向“水”中生,这边落下一点“玄光”,其喻为“龙”,从“火”里出,两只“龙” “虎”,会合“性”、“情”,“交感”一场大战,名为 “天地晦冥”,“身心两忘”矣。
第八层
目标:出神。
衔接意旨:前此“七返九还”、“以铅制汞”,已获更高精神能力,但还要“温”之“养”之,要使身中之生命潜力,化为能收能放之“神”。
功法:行“温养”功夫。以“无为”为功夫,以“放松”为原则,似仍须坐修“杳冥”。
第九层
目标:炼神还归太虚,太虚又称太极,万有之源也.天地之主宰,真阳之实境也。
衔接意旨:前此温养神胎出而不惑,随心所欲,无往不宜。但灵心不虚,不能包含万有,此所以有炼虚一着也。
功法:炼虚者,心胸浩荡,万有皆化,晴空一体。到此,天地是我非我,是空不空,世界有坏,源头不坏,乾坤有爵,直性无碍。所以充满太虚,周行不滞,生生不息,此所以为世界,此所以为我也。
閱讀更多 西遊密文vs道宗祕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