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中考總複習之考點十二:圖形的初步認識

一、直線、射線和線段

1、直線的概念

一根拉得很緊的線,就給我們以直線的形象,直線是直的,並且是向兩方無限延伸的。

2、射線的概念

直線上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這個點叫做射線的端點。

3、線段的概念

直線上兩個點和它們之間的部分叫做線段。這兩個點叫做線段的端點。

4、直線的性質

(1)直線公理

:經過兩個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它可以簡單地說成: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過一點的直線有無數條。

(3)直線是是向兩方面無限延伸的,無端點,不可度量,不能比較大小。

(4)直線上有無窮多個點。

(5)兩條不同的直線至多有一個公共點。

5、線段的性質

(1)線段公理: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也可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線段的中點到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4)線段的大小關係和它們的長度的大小關係是一致的。

6、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於一條線段並且平分這條線段的直線是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

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二、相交線

1、相交線中的角

兩條直線相交,可以得到四個角,我們把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但沒有公共邊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我們把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叫做臨補角。

臨補角互補,對頂角相等。直線AB,CD與EF相交(或者說兩條直線AB,CD被第三條直線EF所截),構成八個角。其中∠1與∠5這兩個角分別在AB,CD的上方,並且在EF的同側,像這樣位置相同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3與∠5這兩個角都在AB,CD之間,並且在EF的異側,像這樣位置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3與∠6在直線AB,CD之間,並側在EF的同側,像這樣位置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初中數學中考總複習之考點十二:圖形的初步認識

三、平行線

1、平行線的概念

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平行用符號“∥”表示,如“AB∥CD”,讀作“AB平行於CD”。

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2、平行線公理及其推論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3、平行線的判定

平行線的判定公理: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簡稱: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平行線的兩條判定定理: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簡稱: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兩直線平行。簡稱: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4、平行線的性質

(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命題、定理、證明

1、命題的概念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2、命題的分類:按正確、錯誤與否分為:真命題和假命題

所謂正確的命題就是: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的命題。

所謂錯誤的命題就是:如果題設成立,不能證明結論總是成立的命題。

3

、公理

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得到人們公認的真命題,叫做公理。

4、定理

用推理的方法判斷為正確的命題叫做定理。

5、證明

判斷一個命題的正確性的推理過程叫做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