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信札书法,卓越的成就,意外的惊喜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一位蜚声中外、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但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癸酉)2月23日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的一个半农半儒家庭,从小受父辈悉心教育,5岁开始诵读“四书”、“五经”,9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

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1895年赴京会试,参与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并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1897年倡“诗界革命”;应邀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动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同康有为等人发动了著名的"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曾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创办《新小说》杂志,倡“小说界革命”。1903年前往美洲游历。1911年辛亥革命后返回中国。曾出任袁世凯司法总长,1916年又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1917年间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任职未及半载,即随段内阁垮台而辞职。从此决心离开政坛,从事教学和著述。1919年游历欧洲各国。1921年秋开始,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巡回天津、南京等地学府讲学。曾任北京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1929年1月19日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

政治活动与学术研究是梁启超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他在哲学、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书法对于他的政治活动及学术研究来说,梁氏自己认为只是“余事”而已矣。但他一之写下近2000万宇的著述,所有字都是用毛笔写出来的,写字与他可谓相伴终生!(陈福树文)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个个成就非凡: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信札书法,卓越的成就,意外的惊喜

这是梁启超操心梁思成工作的信札。

梁启超信札书法,卓越的成就,意外的惊喜

书悉。昨日已发振飞一长电,今日又致公权一电,看结果如何再说。现在仍以设法维

梁启超信札书法,卓越的成就,意外的惊喜

持原位置为最好。改行员恐甚难,即办到恐薪俸不能及今之半也。思成已就东

梁启超信札书法,卓越的成就,意外的惊喜

北大学聘,有电促其七月底到津。此复 仲弟。超。廿三日。


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便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内在东北大学的建筑系进行教学实践,为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成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完成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业后,分别前往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进修学习。之后,两人便举办婚礼,游历欧洲。在这段时间内,梁思成开始考虑两人的未来工作,而病中的梁启超也为两人回国后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

梁启超本来准备推荐梁思成进清华大学教学,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东北大学建筑系在1928年成立,工程学院院长本希望梁思成的好友杨廷宝担任系主任,但是杨廷宝已经接受了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聘书。于是梁启超便向东北大学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并认为梁思成是最佳人选。

梁启超为梁思成推掉了清华大学的邀请,同时在考虑东北的局势后,为梁思成订立了与东北大学的教学合约,并催促梁思成夫妇迅速回国。两人回国后,梁启超病情加重,于1929年元月十九日过世。(资料搜集)


从信札看梁启超的书法,其功力十分厉害,出乎意料!碑味帖味相得益彰,里面有碑意的鼎力,有颜体的风骨,有草草的涵蕴......这种字能看进去,因为有书法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