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國為什麼都要全力爭奪上黨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國為什麼都要全力爭奪上黨地區?

1、上黨地區是三國舊都和新都聯繫的重要通道

韓國原都平陽,公元前375年,韓國滅亡鄭後,即遷都新鄭。韓國舊都平陽和新都之間聯繫的通道有兩條,即軹陘和太行陘。兩條通道都在上黨地區控制範圍內。公元前357年,軹道為魏國奪取,太行陘就成為韓新舊都城聯繫的唯一通道。

魏國原都安邑,公元前364年,魏國遷都大梁。魏國舊都和新都聯繫的通道,由於韓國除了南部外整個嵌入魏國版圖,魏國在上黨地區北部有沒有土地現在還沒定論,所以通過上黨地區北部及晉中地區和河東聯繫的通道也不能確定。所以魏國舊都和新都所有聯繫的通道都要經過韓國。在公元前357年獲得軹道前,魏國可以通過上黨地區南部的白陘西經韓國到達安邑,也就是齊莊公北路軍進攻晉國的路線。

趙國舊都太原,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遷至邯鄲。太原和邯鄲之間的聯繫,在未從中山國中獲得井陘的控制權時,主要通過上黨地區的釜口陘和太原聯繫。

2、上黨地區是三國之間彼此聯繫的重要通道。

韓魏領土犬牙交錯,又都將國都從河東遷往了中原地區,趙國版圖相對較完整,但三國都在上黨地區佔有一部分土地,三國在面對共同敵人的時候,彼此之間聯繫更為方便,有利於軍事上互相支援。長平之戰前,趙國憑藉地理接近的優勢迅速接管了韓上黨地區。雖然三國在上黨地區不斷地爭奪,還修建了防禦的城牆,但由於其直線距離較近,所以三國還是會通過上黨地區進行和平交流。

3、上黨地區是三國戰略制高點,決定著三國的生死存亡的命運,敵國一旦佔領,三國將難以生存。

上黨地區處於三國交界處,對處於河北平原和中原地區的三國都城而言,地勢高峻的上黨地區是護衛國都的戰略制高點,成為保衛著三國都城和國家的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上黨地區被與三國敵對的國家所佔領,三國都將難以繼續生存下去,秦國正是看出了上黨地區對三國的重要意義,才在此展開了統一天下的戰略大決戰——長平之戰。但三國深知上黨地區的丟失意味著三國有亡國之禍,在共同的努力下三國又奪回上黨地區的土地,上黨地區繼續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和保衛三國安全的軍事堡壘。歷史事實表明,在三國上黨地區全部為秦所佔領後,秦據上黨,攻伐三國,三國腹背受敵,都城相繼被破,三國也跟著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