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尺寸:口徑59cm 底徑36cm 高27.6cm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景德鎮陶錄名稱:大龍缸

文物類屬:明故宮瑾身,華蓋,秦天三大殿陳設魚缸

文物狀態:修復

資料提供:耿寶昌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宣宗幼年時期就非常受祖父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立為皇太孫,還曾數次隨成祖征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即位,年號宣德。

作為太平天子的大明宣宗皇帝朱瞻基,幼年受到了良好的宮廷教育。他能吟詩作賦,擅長書法繪畫,其非凡造詣與宋徽宗不相上下。在這樣的盛世之中,在宣德皇帝的親自關懷下,宣德瓷器的燒造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大明宣德十年正月(1435年),宣宗皇帝朱瞻基病崩,逝於北京乾清宮,終年三十八歲,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於北京十三陵景陵。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

在伊拉克的奧曼和黑加北部有著豐富的鈷礦,鈷礦在當地陶器中的使用早在阿巴西時代(758~1258年)就已經非常廣泛。在公元九世紀,也就是在中國唐代與波斯灣地區貿易最繁榮的時期時,薩馬拉是伊拉克最重要、最大的製陶中心。

通過對文獻研究得知,阿巴西時代的哈利發們在得到來自中國如玉般美妙的瓷器時,由於這些瓷器珍貴而又易碎,必須經過一年半的遠航才能從中國帶回,這促使了哈利發們要興建自己的窯廠來燒造仿製中國瓷器。

根據薩馬拉出土的瓷片證明,這裡首先燒造的陶器完全是仿製中國的邢窯白瓷,但由於缺乏重要的瓷土“高嶺土”,所以又使仿製的陶瓷不能從本質上成為高溫瓷器。崇尚藍色的伊斯蘭人民由於其特別的審美取向,經過不斷的探索,終於成功地使用氧化鈷作為釉下顏料,燒製成功了青花瓷器,這在陶瓷裝飾上也是一個貢獻。

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並且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了一批“蘇麻離青”料。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明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明萬曆年間王世懋《窺天外乘》一書記載:“我朝則專設於浮樑縣之景德鎮,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以蘇麻離青為飾”。從文獻來看,明永樂、宣德的青花瓷器,當然主要是指官窯的情況,所用青料都是蘇麻離青。明王世懋《窺天外乘》載:“永樂、宣德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蘇麻離青為飾……”這是有關蘇麻離青最早的文獻。明陳繼儒《妮古錄》載:“宣廟窯器,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青花用蘇勃泥青。”明高濂《燕閒清賞箋》載:“宣窯之青,乃蘇勃泥青也。”明王士性《廣志繹》載:“宣窯以青花勝,宣窯之青,真蘇勃泥青也……”清朱琰《陶說》、藍浦《景德鎮陶錄》、唐秉鈞《文房肆考》等文獻,都有相同的記載。

蘇麻離青屬低錳高鐵類鈷料,青花呈色濃重青翠,色性安定,因為蘇麻離青含鐵高而含錳量低,所以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還會出現銀黑色結晶斑,即“鐵鏽斑痕”,同時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且用手撫摸釉面有凹凸不平之感。正是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濃豔的青藍色釉相映成趣,成為了永、宣青花至關重要的特徵,明成化以後,逐漸被回青等料所替代。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以至思想觀念。作為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她具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這也與當時制度的完備與技術的成熟有著很大關係,所以作品一直被後人推崇,成為青花工藝的典範。

重金燒造 百不得五

《景德鎮陶錄》中記載:“洪武二年(1369),設廠於鎮之珠山麓,製陶供上方,稱官窯。設大龍缸窯、青窯、色窯、風火窯……共二十座。”由此可見,在洪武二年已經開始燒製龍缸了(無傳世品)。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據景德鎮資料解釋龍缸窯:龍缸窯或稱大龍缸窯。缸窯,是明代官窯之一,窯場也在景德鎮。龍缸窯專燒大缸,因缸上多畫雲龍,故燒造的大缸統稱龍缸。至於龍缸燒造的目的,則是為明故宮瑾身、華蓋、秦天三大殿所定製的魚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明代初年有龍缸大窯三十二座,後因青窯(燒造青花)數量少,龍缸窯空閒,於是便將其中的十六座改砌為青窯,仍存十六座燒造龍缸。燒製龍缸的工藝較為特殊,燒造時要先溜火達七晝夜。溜火時火力緩小,起初緩緩起火,使水汽漸幹漸熱,然後緊火燒二晝夜,直到缸匣紅而復白,前後皆明亮時,方可止火封門。待過十日至窯內冷卻後,方可開窯。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由於缸體過大,器身太重,火候難以掌握,因此燒造成本高昂,明代御窯廠曾經估價:“大樣瓷缸,每件估銀五十八兩八錢,”而當時官窯瓷器的平均成本則只有白銀一兩。

燒造大龍缸所費的燃料頗多,據統計民間燒造千餘件小型瓷器所用的松柴約八九十槓,龍缸窯則要多用四五十槓。明朝米價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後基本上一兩銀子可以購大米二石,明代一石約等於現在的94.4公斤,所以按現在大米均價每公斤3.5元計算,一兩白銀相當於人民幣660.8元。

由此可以估算一口大龍缸的成本為38855元。明朝的正七品縣官俸祿為一年45兩白銀。假如這位縣官一年不吃不喝,拿俸祿去買一口龍缸,還要去向別人借上五兩銀子。

不僅如此,御窯廠對龍缸的挑選還極為嚴格,上交宮廷的“百不得五”,其餘的都要全部砸碎。由於龍缸做坯、利坯和燒窯難度極高,開窯時常常出現墜裂、驚碎的現象。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景德鎮龍珠閣官窯博物館藏

1982年出土於珠山的“宣德青花大龍缸”便是當年的落選品(現藏景德鎮龍珠閣官窯博物館),因不能讓它流散民間,而被砸碎埋入地下,現已拼粘復原,惜殘缺,未見款。另一件“宣德大龍缸”為英國大威德基金會所藏,變形嚴重,於1997年在蘇富比拍賣,現今所見圖片資料均為大威德收藏。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英國大威德基金會所藏

耿寶昌在《明器瓷器鑑定》中這樣描述:“魚缸敞口,邊沿外凸,腹下斂,砂底。英國大威德基金會所藏青花器,色調濃重,呈黑褐色,口徑約57釐米,口沿及足邊為卷草紋,器身繪雙翼飛龍翻騰于波浪之中,線條粗獷有力,於器口邊署款。同類器今年又於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數件。此外還有青花雲龍紋的大龍缸,宣德款式寫於器裡口沿下。宣德時期的青花紋飾,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徵,不僅畫意豪放、生動,筆法酣暢流利,粗細皆有,而且內容題材廣泛。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過去認為明代繪翼龍和穿花龍紋的青花器始於正德,現據實物證明,出現的時代可以上溯至洪武、永樂時期或者更早。”以上所述為僅存”宣德龍缸”實物資料,而造型規整者唯此,無疑為中國陶瓷史填補了一項重要的空白。

宣德年款遍器身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總結宣德款識,作有歌訣“宣德年款佔全身,楷篆印劃暗陽陰,橫豎花四雙單元,晉唐小楷最為尊”。意思:宣德年款的位置不定,在器物的口沿、頸部、底部都有,稱為遍器身。刻款方式有楷刻、印篆暗陽陰多種。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橫豎”是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可豎排也可橫排;“花”是刻款在花中;“四”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外面加兩個方框和兩個圓框,形成四個框;“雙”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外有兩個圓圈,“單”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外有一個圓圈的,也有沒有圈的,即“單”。“晉唐小楷最為尊”是指宣德款大都是晉唐小楷,相傳是明代書法家沈度的作品。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青花楷書款“大”字多撇短,捺長。“德”字“心”上無一橫,這是沿用漢碑中的古體寫法。“德”左右兩部分靠得很緊,看似不太協調。“制”字中“衣”的橫邊不超過“刀”,“衣”字第四劃的勾與第五劃的撇不相連。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孫瀛洲之子孫洪琦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LOT 3309 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諸料悉精 青花最貴——明宣德 青花海水翼龍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