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影子內閣

本小區由於歷史較久,存在著一個由十幾戶"權貴"組成的影子內閣,這些人到底是些什麼來歷,我至今也沒有搞明白。他們平日裡不和鄰居們打交道,但一些熟悉他們的人和歷任物業,始終都用他們在位子上時的職位來稱呼他們。最重要的是,小區每一次利益的調整,都不會影響到他們。比如在大家都沒有固定車位的情況下,他們的十幾個車位卻無論如何改朝換代都永遠固定著。甚至,小區清潔工在做他們所在樓層的保潔時,會格外認真。

這些權貴一般並不干涉小區事務,但一旦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就會找人來"打招呼"。比如,讓小區禁停外來車輛一事,就是有這樣一位人士去打了招呼的結果。再比如,廢掉之前開發商的物業公司,搞物業改革、重新選舉,也是因為開發商手下的物業經理得罪了幾位這樣的"權貴"導致的。

就以上兩點而言,他們也算做了一些好事。然而,由於這個影子內閣的成員利益固化,也讓許多需要利益再分配的事情難以做下去。

因為內閣成員們佔了十幾個車位,而且這些車位就算他們的車不在、或者賣了,別人的車也不能停,這就成了車位矛盾的根源之一;還有一位權貴雖然自己曾是個市裡的某長,但是他八十多歲的老父親卻有"拾荒"的陋習,父憑子貴,某長爸爸在他們所在那個樓層的樓道里藏滿了他從各處蒐集的寶貝,雖然周圍三個樓層的住戶都叫苦不已,但還是沒有用。更有甚者,這個領導父親為了與清潔工搶鄰居們扔掉的紙箱收集權,不惜與比自己小四十多歲的清潔工大打、大罵、出手、出口,並先後讓領導兒子去幹涉物業公司開掉了三個清潔工,而這,又成一些人無視小區衛生的一個原因。

此前有業主私自改建房屋,小區其他業主多次向物業、城管部門投訴,均沒有下文。沒想到隔了兩個多月,又一位“閣老”私挖地下室,被一些業主發現後向物管反映,物業卻連一句話都沒說。氣憤的業主堵在小區大門口抗議,這回物業倒是反應奇快,很快有警察趕來,斥責堵門的業主違法。違法就違法吧,業主們希望有人能管管小區的違建現象,沒成想“閣老”家人敢直接當著警察的面罵業主們管得寬。當時這事吵得很兇,我一度以為此事會掀起什麼波瀾來,結果還是不了了之了,只在一些業主論壇上還能看到一些對違建者的控訴。

“權貴”們在小區里根深蒂固,我們小區又缺乏有魄力的人站出來改革舊的管理局面,業委會對這群人基本上也是繞道走,這幾年打著小區民主的旗幟,我看這民主,也不過是保全部分業主既得利益下的假民主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