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外漢”變身“領路人”

“皮山縣現在發展驢、鵝、羊、兔、食用菌五大產業,這裡面學問很大。誰家的羊、兔子、鵝、羊養得好不好,看動物毛髮、看活躍程度就能看出來。”這是4月6日,皮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袁金向同行的幹部坦露的心得。

兩年前,袁金可是一名農業方面的“門外漢”,如今,他已經是一名“土專家”。從“門外漢”到“業內人”的轉變如何實現?袁金用行動給出答案。自2018年11月調入皮山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以來,他走訪入戶解民憂,擼起袖子幹農活,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成了農牧民信賴的“領路人”。

翻開袁金的工作簡歷可以看到,他是2008年從部隊軍轉下來的,前前後後在皮山縣6個鄉鎮工作過,雖然都是在基層工作,但早期從事的不是行政就是人事工作。2018年,他調入縣農業農村局任黨組書記。“農業農村局是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單位,我要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才能勝任這份工作。”袁金說。

“一個‘80後’的年輕人,從來沒有農業上的工作經驗,能行嗎?”單位很多同事得知袁金的簡況後提出了疑問。

袁金心裡也沒有底。扶貧工作千頭萬緒,農業農村局是扶貧主要的成員單位之一,專業性又極強,該從哪裡入手?困難和挑戰激發了袁金在部隊磨鍊出來的“軍人戰鬥力”。從此,他撲下身子,只要一有空就帶上單位的農技骨幹王小明,出現在蔬菜大棚裡,出現在農戶家的羊圈裡、驢圈裡、鵝舍裡、兔棚裡。為此,袁金也有了許多外號,“驢書記”“領頭羊”“博士兔”等,半年下來,袁金已經成為農業“土專家”。

帶著他學習的王小明說:“袁金身上有一種鑽研精神,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現在,他比我都懂得多,但他還是特別虛心,還在不斷地學習。”

袁金有了這一身本事,最大受益者還是農牧民。喬達鄉果拉村村民吾買爾·阿不拉託合提家的四胞胎小羊就是袁金救活的。2018年12月,袁金在走訪入戶過程中發現,吾買爾家的一隻羊肚子很大,走起路來一搖一晃,他預料到,這隻母羊可能要產下3到4只小羊。於是,他給村民開出了處方,如何餵養飼料和水,母羊生產完,如何保證小羊營養足。之後,袁金每天都要打電話詢問母羊的情況。終於,等到母羊生產的那一天,袁金擼起袖子,成功地迎接4只小羊的到來。為了確保母羊有強壯的身體,能夠餵養活4只小羊,袁金叮囑農戶,每天讓母羊喝溫水,還配了一些營養藥和飼料比配,母羊肚子上還綁上保溫毯子。有了這樣的精心照料,4只小羊都活蹦亂跳。

吾買爾一家開心極了,常常邀請袁金到他家做客。“一般一隻母羊僅能養活1到2只小羊,在袁書記的指導下,讓我們家的4只小羊都活下來了,太感謝了!”吾買爾開心地說。

袁金嘴上常說:“無論是養什麼,只要你把它當孩子一樣精心養,肯定會養得很好。”除了對畜牧業有研究,袁金還酷愛研究農作物生長,土壤含多少種營養元素,哪種元素有什麼作用……他每天都記筆記。晚上回家,他拽著愛人檢查他的“作業”,倘若“不及格”,無論多晚都要拿下。同時,他常去田間地頭實地考察,虛心拜果農為師,將所學與實際生產結合起來。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袁金心裡裝著皮山縣農牧民的脫貧致富夢。他表示:“在緊要關頭和關鍵時刻,我們更要勇於擔當、敢於擔當,以精細嚴實的作風,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落細。”

“別看袁金書記年紀輕輕,幹事的勁頭大著哩!”提起袁金,同事和村民都滿口誇讚。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記者 石瑩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