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傳奇的另一面

硅谷傳奇的另一面

編者按:埃裡克•施密特掌帥谷歌18年,帶領公司成長為全球科技行業的佼佼者。當他總結職業生涯時,繞不開師從15年的導師比爾•坎貝爾。比爾•坎貝爾是創造硅谷奇蹟的幕後英雄,曾為谷歌、蘋果和Intuit等偉大公司提供指導,創造了超過萬億美元的市值。在《成就》的寫作過程中,埃裡克走訪了這位“萬億美元教練”的80餘位弟子,如拉里•佩奇、蒂姆•庫克、傑夫•貝佐斯、謝麗爾•桑德伯格等硅谷領導者,他們共同總結出了32條大道至簡的管理之道。

曾鳴

真正的“成就”,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成就他人,成就自己。商業領域也一樣。成就的源頭是對人,對the wholesome person(健全個體)的尊重和愛。這是《成就》最重要的觀點。

這肯定不是流行的成功學,卻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讓人信服的是這些看似“反潮流”的觀點,來自商業上最成功的硅谷最前沿。

坎貝爾的成就見證了這一點。本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傳,坎貝爾的人生故事平淡無奇,但他卻是真正意義上的傳奇。書中提到的直接受惠於他的指導的人名單,幾乎就是完整的硅谷名人錄。這是英雄們對於佈道者的讚歌。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並不在於坎貝爾的故事有多精彩,或者他提出了什麼了不起的新管理理念。相反,他一生奉行的只是視人為人,真正關心人,關心人的成長和價值,他陪伴過的創業英雄,都從他那兒汲取了愛和勇氣,變得更為完整和純粹,從而更堅定地創造價值。然而,在今天的商業社會,這樣的常識已經被太多人遺忘。所以,坎貝爾的偉大正在於,堅守常識對他來說是如此平常和自然。偉大的平凡,平凡的偉大。

“要成為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先得是優秀的教練。說到底,一個人的職位越高,他的成功就越取決於能否讓別人取得成功。從本質上講,這也恰恰是教練的責任。”坎貝爾的努力,重新詮釋了教練的角色,將安全、清晰、重要性、可靠性和影響力植入了他指導的每一個團隊。

坎貝爾為什麼對硅谷的天才們有如此深遠的影響?源於他對人的尊重,對常識的堅守,讓天才們的創造力不致偏離對人和人性的思考和關注,不致失去敬畏心。

特別需要對不熟悉硅谷的中國讀者指出的,是作者試圖描述的坎貝爾的平常和自然。他和喬布斯經常散步的那幾條街也是我天天散步的地方,他擔任女子橄欖球隊教練的高中,是我很多朋友的孩子們讀書的地方,參加孩子們的各種課外活動本來就是硅谷家長們的日常。

在喬布斯和馬斯克的高光背後,是一批類似坎貝爾這樣的人構成了硅谷傳奇的另一面。沒有太多的波瀾壯闊,卻靜水流深地滋潤著一代代創業者,這是商業文明的底蘊。

中國經濟毫無疑問在經歷艱難的轉型。但我相信,在隧道的那一頭,肯定會有類似坎貝爾這樣的人,肯定會有這樣質樸而堅定的創業文化。那才是商業真正讓人振奮的力量。平常心才是真正成熟的表現。

很遺憾,我沒能親身接受坎貝爾的教誨。但這本書我讀了好幾遍,至少讓我部分感受了他的力量和魅力,高山仰止。斯人已去,但他的精神在延續。

這是一本讓人耳目一新的書,也是當下我們最需要的一本書。迴歸人性,迴歸常識,不再把商業和活生生的人割裂,這才是智能時代需要的商業文明和智慧。

(作者曾鳴曾任阿里巴巴執行副總裁;本文選摘自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新作《成就:優秀管理者成就自己,卓越管理者成就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