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文丨左手李青

在WE讓一追二戰勝OMG之後,2020年LPL春季賽最後一張季後賽門票的歸屬也隨之確定了。而在TES2:0戰勝FPX之後,春季賽積分榜八強的排名的也塵埃落定了。這是OMG自2018年春季賽以來,第五次被攔在了季後賽的門外,而FPX則在最後時刻丟掉了常規賽積分榜第二的寶座。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FPX戰隊首發陣容

2020LPL賽事規則:

季後賽的比賽形式為BO5,將以分組冒泡賽的形式進行。第一、四、五和八名一組,第二、三、六和七名一組。在前者組中,第五和八名先進行比賽,勝者對陣第四名,與第四名的勝者將會對陣第一名。在後者組中,第六和七名先進行比賽,勝者對陣第三名,與第三名的勝者將會對陣第二名。兩個組別最後一輪的敗者將會爭奪聯賽的季軍,兩個組別最後一輪的勝者將會爭奪聯賽的冠軍。

在常規賽八強全部產生之後,季後賽的分組情況和對戰情況也隨之產生了。IG、TES、ES和WE分在了一組,其中WE和ES將在第一輪比賽出場。JDG、FPX、EDG和RNG分在了另外一組,其中RNG和EDG將在第一輪比賽出場。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LPL季後賽對陣圖

在看過上面的賽事規則之後就不難發現,IG和JDG將會在各自組別中最後一輪的比賽中出場。也就是說,如果在常規賽中拿到了積分榜的前兩名,就意味著提前鎖定了季後賽四強的名額。常規賽的排名越靠前,季後賽的出場順序就越靠後。而優勢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第一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以逸待勞,第二可以從未來對手的比賽中獲得很多對自己有利的信息,以便更好的應對比賽。

在這裡我想提一個問題,為什麼季後賽的分組和對戰不採用對稱規則?就是類似於NBA季後賽的對戰規則,第一名對第八名,第二名對第七名,第三名對第六名,第四名對第五名。而對這個問題,我個人也有一個不成熟的猜想,那就是這樣的分組和對戰規則能夠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常規賽排名第一的IG戰隊

剛才上面也說過了,常規賽積分榜的前兩名將直通季後賽半決賽,也就是說最後成績最差也是四強,這樣全球總決賽的積分就有了足夠的保障(排名越靠前獲得的積分越多)。除此之外,這樣分組還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強隊被淘汰的概率,因為他們出場次數少,出場順序晚。

如果按照NBA的季後賽分組規則,那麼即使是常規賽積分榜排名第一的隊伍也要從第一輪比賽打起,而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被淘汰的概率。雖然第八名在整體實力上還是和第一名有明顯的差距,但是也還是存在著“黑八奇蹟”的理論可能。退一步說,即使第一輪不被淘汰,第二輪也有可能被淘汰,因為第二輪的對手比第一輪的要強,無形中增加了被淘汰的概率。

NBA發展至今日,季後賽中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黑八奇蹟”,雖然僅僅只有五次,但也足夠證明了理論可能也是會發生的。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2019年夏季賽SKT完成“一串四”


1993-1994賽季,丹佛掘金隊3:2擊敗了西部第一的西雅圖超音速隊;

1998-1999賽季,紐約尼克斯隊3:2擊敗了東部第一的邁阿密熱火隊;

2006-2007賽季,金州勇士隊4:2擊敗了西部第一的達拉斯小牛隊;

2010-2011賽季,孟菲斯灰熊隊4:2擊敗了西部第一的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2011-2012賽季,費城76人隊4:2擊敗了東部第一的芝加哥公牛隊。

大家都知道,NBA的季後賽和常規賽根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程度的比賽,防守強度和身體對抗強度都會大大提升。對於英雄聯盟比賽來說,常規賽和季後賽同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因為季後賽是淘汰賽制,輸家退場。很多隊伍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自己不被淘汰,往往會拿出常規賽根本不會用的壓箱底絕活,而這也通常會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這就是所謂的兵不厭詐。

綜上所述,雖然對稱分組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比賽更加具有觀賞性,但事實卻是結局大多情況下都是碾壓的。

雖然一時的運氣或許能讓你創造一個奇蹟。但是隻有自身足夠的強大,才有持續創造更多奇蹟的資本。比如2019年LCK夏季賽季後賽“一串四”的SKT,再比如2018年LPL春季賽季後賽“一串四”的RNG。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2018年春季賽RNG“一串四”奪冠

弱者只會抱怨規則,而強者已經開始適應規則了。不過對比剛才說的“擂臺”式冒泡賽規則和對稱分組規則,我更加不喜歡歐洲賽區的“雙敗制”規則。

LEC賽區今年更換了新的比賽制度,春季賽常規賽採用BO1雙循環賽制,積分前六名進入季後賽。前四名進入勝者組,5-6名進入敗者組,排名第一的隊伍有權挑選第一輪的對手。勝者組最終勝者進入總決賽,輸者掉入敗者組,敗者組最終勝者將獲得另一個總決賽名額,最後總決賽決出季後賽冠軍。

季後賽是非常嚴肅的,是不允許出現半點失誤的。但是這個“雙敗制”似乎再告訴你可以犯錯,你還有機會補救,比如剛剛拿到LEC春季賽冠軍的G2戰隊。G2因為自己玩蛇,結果在季後賽首輪爆冷輸給了MAD戰隊從而掉入了敗者組,不過G2很快調整了過來一路殺進了最終的決賽併成功奪冠。

LPL季後賽分組為何不採用對稱規則?可能是要保證強隊的晉級率

G2拿到隊史第七冠

總結

雖然G2最終能夠奪冠也是一種自身實力強大的證明,但是強大並不是你不認真對待比賽的資本。這不僅是對對手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比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G2能夠拿到他們隊史破紀錄的第七冠,真的要感謝這個賽制了。

與“雙敗制”相比,上述的另外兩種比賽制度都是不允許失敗的,一旦輸掉比賽就意味被淘汰出局,所以你必須全力以赴應對每一場比賽。在我看來,這才是電競比賽應該大力提倡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