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只有極度認真的工作,才能扭轉人生!

稻盛和夫:只有極度認真的工作,才能扭轉人生!

導語

日本實業家稻盛和夫,在52歲前創立過兩家世界500強公司,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神”。作為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家,他一直強調,成就事業沒有其他捷徑,唯有努力的工作。他指出,熱愛你的工作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於所做事的人。稻盛和夫正是憑藉著這種信念才能成就如此偉大的事業。下面這篇文章幾乎蘊含了所有的稻盛和夫的工作哲學,值得每一個人一讀再讀。


大多數的人都沒法按喜好選擇工作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只是,一個人能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幾率,恐怕不足“萬分之一”。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幸運的機會幾乎沒有。


大多數人初出茅廬,只能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

但問題是,多數人對這種“不喜歡的工作”抱著勉強接受、不得不幹的消極態度,因此對分配給自己的工作總是感到不滿意。這樣下去,本來潛力無限的人生只會白白虛度。


無論如何,必須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抱有這種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還不肯拋棄“工作是別人要我做的”這種不恰當的意識,就無法從工作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這樣,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勿做苦行僧,要在工作中尋找快樂


“熱愛工作”、“把工作當樂趣”,話雖這麼說,但做起來就像僧人艱苦修行一樣,並非易事。因此,還必須要從工作中尋找快樂。


我的經驗是,當研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快樂;當研究成果受到別人的誇獎時,就要誠摯地表示感謝。繼而將這種喜悅和感動當做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艱苦的工作。


稻盛和夫:只有極度認真的工作,才能扭轉人生!


我在公司做實驗時,有一位京都名牌高中的畢業生是我的研究助手。他是一位頭腦非常聰明的青年。我每天都讓他幫助測定實驗數據。我生性就有單純的一面,每當實驗測出的數據符合我原先的設想時,我就會高興得從地上跳起來。這時,我的這位助手總是站在一旁用冷冷的目光注視著我。


有一天,一次實驗完後我又開心得跳了起來,並對他說:“喂!你也該高興啊!”但不料,他用鄙夷的眼神看著我,說:稻盛,說句失禮的話,值得男子漢興奮得跳起來的事情,一生中也難有幾回。但看你的樣子,動不動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現在甚至叫我也要同你一起高興,我是說你輕薄好呢,還是輕率好呢?總之,我的人生觀與你不一樣。


當時,我感到後背一陣冰涼。確實,可以說他顯得非常理性,但我接受不了他的觀點。


我反駁說:要想堅持這種枯燥的研究,有了研究成果,就應該自然地把高興表達出來。這種喜悅和感動能給我們的工作注入新的動力,所以不管你說我輕薄也好,輕率也好,今後我照樣要為我的每一個小小成功而開心,並由此把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可惜我這些話卻不為我的助手所理解。兩年後,他悄然辭職,離開了公司。如果當初他能理解我說的並把它當做動力,更加努力地工作。那結果將會是怎樣?


成為“自燃型”的人


人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

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

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年輕人中偶爾有這樣的人,他們相信虛無主義,總是表情冷漠,怎麼也熱乎不起來。不管周圍的人幹得如何熱火朝天,他們不僅不燃燒,還給別人潑冷水,他們是冷若冰霜的人。遇上這樣的人可不好辦。


在企業裡,在體育團隊裡,這種“不燃型”的人哪怕只有一位,整個集體的氛圍就會變得沉悶壓抑。我希望同事們都是自燃型的人,不用“點火”,他們也會自動燃燒。至少,當燃燒的我接近時,他們是能同我一起燃燒的“可燃型”的人。


所謂“自燃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幹”、“因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去幹”的主動積極的人,他們應該都是熱愛工作的人。


要想將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讓工作順利進行,就必須成為熱愛工作的“自燃型”的人。能捲起漩渦的人,方能成為領頭羊。但是,無論什麼工作,一個人單槍匹馬總是很難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圍人的協助才順利展開。


如果把工作比作一潭水,那你要讓自己捲起旋渦,成為漩渦中心,把周圍的人裹挾進去,你就能品嚐到工作成功之後醍醐灌頂、如露入心的欣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