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金融游戏的规则,永远不会变的富有

在金融游戏中,我们都是棋子,而每个棋子都有相似的心理状态,接下来我们借《华尔街之狼》的电影片段分析下参与者的心理。

交易员的心理:我要抽成

麦康纳:我们啥都不创造,我们啥都不做。

小李子:嗯。

麦康纳: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客户在8块钱买入股票,而这支股票现在涨到了16块钱。这个时候这位客户乐坏了,他就想把手中的股票卖了,然后回家开心一下。你不能让他那么做!

小李子:好。

麦康纳:因为你让他那么做的话,他就真的赚钱了!

小李子:嗯。

麦康纳:你应该怎么做?你想出另外一个绝佳的股票点子,然后你让你的客户把他赚到的钱投到你的新点子里。他一定会听你的,每次都会!

小李子:嗯。。。

麦康纳:因为那个傻瓜已经炒股上瘾了。你每次就忽悠他买新股票,给他新点子,不停的重复。那个傻瓜还傻乎乎的以为自己赚钱了,其实只是纸面上的假赚钱而已。

而你和我,我们券商呢?麦康纳:我们券商赚的可是真金白银!

小李子:哇,这太奇妙了!我感到好兴奋!

以上这段台词是《华尔街之狼》里的小李子和师傅之间的交流,字里行间反馈出来的意思就是:想办法不断让客户给钱进入股市,我们作为交易员抽成就行,交易员归根结底都是卖的预期,而且是超预期。这里让我想到了牌桌上的荷官,往往一晚上下来,荷官的钱包都鼓鼓的,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网上看到一个数据,在华尔街一个账号从入场到清零的周期是2个月,交易员会不断的去挖掘新的用户,用同样的暴富故事,面对同样类型的客户。

交易员会把把“希望”销售给散户,来构筑自己的“希望”。他们的希望就是金钱,稳赚不赔的金钱,会像狼一样去寻找自己的猎物,散户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看不懂金融游戏的规则,永远不会变的富有

散户的心理:一夜暴富

无知散户都有想一夜暴富的心理,电影中小李子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通过售卖仙股。仙股就是背后的公司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通过交易员的推荐,总是感觉未来能涨上天,股民能靠这个股票发家致富,而仙股的售卖给交易员的提成是50%。

每一个金融衍生品都有目标客户,比如大家熟知的彩票,我认识一个彩票站的老板,他和我分享过他店里的用户类型,最大的一类是事业单位的上班族。上班族工作稳定,薪资并不高,但是心里也有一颗发大财的梦想,目前从事的工作是没有希望了,他们需要一个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彩票。

交易员和散户有一个共同点:急功近利。一方想通过抽成赚钱,一方想投资赚钱,一拍即合。这个时候散户是很难理性的进行思考,尤其是在牛市来的时候,FOMO情绪(害怕错过)的影响,往往会把辛苦几年积攒的存款投入。


看不懂金融游戏的规则,永远不会变的富有

看懂游戏规则,提升认知

《华尔街之狼》结尾有一个镜头:FBI探员坐在地铁上,看着疲于奔命的人们木然的生活状态,人们麻木翻看着报纸,而并不知道华尔街发生的一切,但又参与在游戏之中,并不断的提供靠体力赚来的生活费当筹码,多么的讽刺,但这就是游戏的规则。

资本大鳄吃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就是散户,每隔几年小鱼就会被养肥,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周期,在周期的里面散户不好好提升认知,只努力赚钱,后面还是会被收割。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40岁的农村妇女,年轻时就出去南方打工,省吃俭用的积攒了40万元,因为没有结婚又想要个孩子,花几万元做了代孕生了一对双胞胎,自己的30多万元投到一个P2P理财里面吃利息,感觉通过利息就能生活了,后来,大家应该能猜到结局,P2P平台跑了.....这个时候是多么的凄惨。

看不懂金融游戏的规则,永远不会变的富有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原来百度的同事也曾在唐小僧的P2P公司存了30万,而且还有熟人是高管,一样的打水漂,金融游戏在每个阶级层次都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

1、任何时候都要保留现金,是防止出现黑天鹅事件,而这部分现金足够支持自己未来很长时间的生活;

2、不要碰任何包装好的金融衍生品,作为一个金融知识没怎么学过的散户,大概率是看不懂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骗;

3、多读书。通过读书来不断反思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这样能降低未来人生中的风险;

4、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