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供銷 文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高中畢業回鄉務農,時值改革開放,準備在鎮上開家個體書店經營,經過選址,和當地領導協商,那年春節過後準備蓋房開工。剛開過年,父親告知附近康橋供銷社缺人手,讓我去上班,屬於臨時副業工,月工資38元,當時供銷社主任是本村人,和父親關係很好,介紹我到文具門市部上班。本來雄心勃勃,要開書店,現在到這裡上班,正好有書看,“磕睡碰著枕頭了”,也賣書,就高高興興到單位報到上班了,成為一名供銷社職工,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營業員。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這是石川河畔一個古鎮一康橋,河水從這裡拐個彎向南流去,滔滔不絕流入渭河,那時石川河水清澈見底,河畔草嫩花開,時常有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夏天晚上有人下河洗澡,游泳,我們幾個年輕人也去過幾次,泡在清涼的河水中,衝去一天的疲憊,回到宿舍再用清水擦洗,舒服極了。當時還根據此景創作了一首現代詩:

.

  《河邊,洗衣的姑娘》(石川河抒情詩)

.

還記得傍晚的河邊麼

還記得河邊洗衣的姑娘麼

.

嘩啦啦的水流

攪碎了瑰麗的晚霞

嘻嘻哈哈的笑罵

在河川裡飄蕩

放牛娃的光屁股

會惹出一串浪花

從昨晚的電影

談到身邊的小妹

說那個上大學的缺德鬼

咱就不該愛

又狠狠搓手上的衣服

石川河也沉默了

.

突然誰引出一句笑話

談到紅紅的游泳衣

咱也該洗個澡

不比城裡姑娘差

一塊石子濺起一朵水花

滿河的不滿對準走來的小夥

讓他永遠找不到媳婦

咱誰也不許愛他

罵得最兇的那一個

卻把脈脈的眼神遞送

.

還記得傍晚的河邊麼

還記得河邊洗衣的姑娘麼

1985.6.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我和孫大姐在文具門市部上班,除過零售,還負責全鄉十一箇中小學校的課本發售工作。那時明碼標價,書本文具都很便宜,一枝元珠筆芯0.11元,好幾年價格一直沒變,厚厚一本書一兩塊錢,小人書都是幾毛錢一本。有書看了,有時間了,工作一忙,漸漸把兩大愛好丟到了腦後,寫作和書法。當時在村裡,我和鄉里幾位愛好文學的作者創辦了一本油印刊物《石榴花》,我負責編輯,刻板,油印,插圖都是我設計製作,出了七八期,裡邊有故事傳說,快板,詩歌,小說,模仿那些大刊物,深受文學愛好者喜愛。而這時由於工作忙碌,放棄了這個愛好,寫了一些所謂的詩,漸漸就被工作代替了,擱置了整整三十年。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供銷社的工作忙碌而有緒,八小時站櫃檯,有時晚上開會學習,剩下的時間讀書看電視,在會議室,好多人圍著一臺黑白電視,消磨時間,有時下下象棋,打會撲克。這期間,我通讀了好些名著,只是寫作沒跟上,到後期,供銷社破產,個人經營,我買斷了文具門市部,初期經營文體用品,圖書銷售,後來開始經營小家電,大家電,逐步實現專營電器,規模越來越大,在我們當地漸漸有了信譽,得到鄉親們的認可。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說到供銷社時代,最初能站在櫃檯裡邊,是一種榮耀,殊不知站櫃檯,一天八小時下來,特別是逢集會的日子,那個累,睡一晚都緩不過勁,遇上月底盤點,更別提多累了,往往帳上幾分錢的差別,找來找去,算來算去,那時用的是算盤,手指都不聽使喚了,直到帳面平衡,才歇口氣,幸虧我高中畢業,漸漸摸索出一些規律,適應了當時的財會制度,儘量不出現差錯,得到會計和領導的讚揚,好些年都提前完成銷售任務,成為單位和區裡的先進工作者。

  最輕鬆熱鬧的供銷社時代,是街道辦展銷會的日子,這期間劇院有省劇團的演出,來好些名角,有些演員就住在我們宿舍隔壁會議室,聽他們嘰嘰喳喳熱鬧的聊天,有時還唱段戲,歌曲,和我們在一個水池洗臉刷牙,好羨慕他們,就是沒機會聊天,白天我們上班,晚上和中午他們都有演出,早上那點時間根本搭不上話,也沒相機,和他們合影的機會都沒有,成為當時最大的遺憾。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那時供應緊張,物資奇缺,好些貨物憑票購買,如紙菸,火柴,白糖等,有時為了一次供應,在商店門口排好長隊,顧客擠成一堆,往往有些人還買不到,不象現在,什麼都不缺。曾經有一年春節,為了多買五包金絲猴煙,找領導批條,才能買到。

  供銷社生意好做,只要貨源充足,逢會必大賣,比平時多好幾倍銷售量,雖說忙碌,總盼逢集,每個櫃檯員工們都很高興。商品價格按一定比例定價,明碼標價,基本不搞價,這個階段維持了好幾年,直到後來物價上漲,才漸漸放開價格,有了砍價的餘地,生意愈來愈不好做。

  到了九十年代,逐漸放鬆了供銷體制,由承包轉個體經營,只交門面費,收入全歸自己,就如同村裡土地到戶一樣,提高了積極性,大家整天忙忙碌碌,進貨銷售一條龍服務,搞活了經濟,逐漸擴大了銷售規模,也脫離了供銷體制,完全自主經營,實現了個體經濟的繁榮,賺足了辛苦錢。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直到兩千年新紀元,我徹底擺脫了供銷社的束縛,搬離供銷社,在新街道重新蓋房開店,專營家用電器,放開手腳,在廣闊天地大展宏圖,憑藉誠信經營忠誠用戶的信條,在周邊地區樹立了良好信譽,開拓市場,贏得用戶,走出一片新天地。

  時間一久,還是想起過去,時常夢見老供銷時代,夢起那間綜合門市部,夢見曾經住了二十多年的宿舍樓,夢見多年不見的老職工,他們的音容笑貌,清晰地在我的記憶中出現,令我感慨萬千。

夢迴供銷      文/張瓊(陝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