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生于1823年,清道光年间,16岁因早年丧父,家境清贫,弟妹年幼,约在此时,开始卖画自给,承担家计。”出身注定了任熊与传统士大夫的作画风格的不同,

中国传统作画的思想都是从儒释道的哲学观或者时政意见出发开始创作,而任熊的创作,是基于人性为出发点开始创作。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家境清贫的任熊,没有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深刻教育,而是在民间,要画出符合当时市场的画以谋生计。这在传统中国文人里,是不为人接受的行为,至少是受文人轻视的一种行为。也许正是这样,任熊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充满人性色彩的绘画作品。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万点青莲

如何理解“人性”一词的意思,绘画作品大家接触的少,我从文学的角度给大家举个例子。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西游记》《红楼梦》都典型的包含了佛教的思想,《水浒传》虽然人物性格明显,但终究包裹在“替天行道”的思想下,《三国演义》更是忠君思想贯彻始终。忠于初心,出发点很重要,四大名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但现代思想,“站在一个人,一颗人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任熊是晚清第一人。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万壑争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鲁迅从中看到了“吃人”二字,当年孔子作《春秋》,想来也是要告诉我们历史吃人的事实,这个吃人,吃掉的便是“人性”,想想“诗三百”中的人性是多么的丰富。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万林秋色

什么是人性?没有笼罩在任何思想下,而是基于作为一个人的追求,就是人性。没有在孝道,在慈悲,在道德,在神的指引下做事情。而是追求爱与美,探索大自然,探索人类与真知,丰富自己的一生,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人的一生。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万丈空流

从小家境贫寒,任熊幸运的没有过深的陷入传统文化“吃人”的怪圈,而是借助于传统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表达了自然的多姿多彩,表达了自己丰盈的内心世界。这个时代需要能确立人性的艺术家,任熊是当之无愧的先驱。但他一个人远远不够,渴望更多的后来人。

为了生活折腰的晚清画家——任熊,我最敬佩的画家

任熊-万笏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