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补充说明: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31万;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071万,其中187万复读生卷土重来,再上“战场”。


家长直呼“应届生好难!”


2020高考背景

2020年3月31日,国家教育部就高考问题展开新闻发布会,根据各省数据统计,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同时宣布,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原定的考试日期从6月7日、8日变为7月7日、8日)。


这是自高考恢复以来,首次出现延期的情况,“2020年高考”已然成为了大家口中热议的话题。


家长、考生面对的双重压力:


①: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自2019年1月底,全国范围内进入了封闭式管理的状态。学生不得已在家进行长达两个月之久的居家“网络学习”。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很多的学生猝不及防。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学习状态变得非常低迷,缺少父母的监督、老师的指引,从而行为变得懒散,思想变得懈怠,就这个状态,怎么迎接高考?

②:通过上述图表及补充说明可知: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创下记录,甚至比2008年报考的1050万人还多21万人。就这样一种大环境的驱使下,2020年高考是否更加的困难?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让家长不由得替孩子捏了一把汗!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昆明重点中学,开学一周后进行的测试

高考人数激增的情况下,竞争压力是否比以前更大?又有多少学生将无缘大学?家有高考生,那么2020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伴孩子的高考。其实家长的担心肯定是能够被理解的,但是认识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的科学依据,来论证这一结果是否正确?那么需要清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高考、切勿以报考人数“论成败”!


清楚高考报名人数增多的原因


一):2020年是高考变革的分水岭,应届生+复读生的“最后一战”。2020年之后将不再是“语数英+文、理综”的考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新高考选科”政策。所以作为高考改革前最后一届考生,必须要全力以赴。

相比之下,2021年复读的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只能够最后一搏。


二):2002年左右出生率最高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2002年左右婴儿出生数量最多,到了2020年这些孩子18岁,恰是参加高考的年龄,因此这是2020年人数增多的关键性因素。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2002--2017年国内新生儿出生率

所以通过以上两点表明:2020年高考人数增多这属于必然事件。2010年左右新生儿出生数量较少,可以清楚的预估,2028年高考人数相对来讲应该较少,2034年左右高考人数或又将达到新一轮的“顶峰”。


对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外界干预无任何作用。所以考生及家长朋友们应该调整好心态,积极、乐观备考。


录取比率及录取分数线的制定

一)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制定规则


2020年,除去已经实行新高考政策外的其它省份,录取分数线都是按照文科、理科、艺术类来划分。其中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划定是有一定的规律。往往实际划定分数是略高于计划划定分数,多数是按照计划数的1.1到1.2倍来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将全省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下来,排到实际计算基数相关倍数的考生分数,即为该省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


对上述概念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2020年,某省教育部门预计划文科招生人数为5万人,实际按照1.2倍划线,则5×1.2=6(万人),在全省文科考生成绩由高到低的排名当中,第六万名的高考总分也就为,该省2020年文科最低分数线,同样理科也是如此。


二)2020年录取率预估


衡量高考唯一的标准应该依据的“报录比”,而不是简单的从报考人数上来对其进行区分。通过教育部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1998年到2018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数据图表(2019年高考录取率比2018年高,部分地区突破90%)。


非常明确一点: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多,各地招生录取率也随之增加。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图片来源:教育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数据

自2010年后,高考录取率实现稳步增长,按照预估2020年高考录取率应该是在82%左右,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有1071×82%=878.22(万人),可以考上大学。


从总体上来看:高考报名人数增多的同时,录取比例也相应的扩大,二者之间起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

“报录比”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及时止损”。


三):高考大省一一河南(说到高考,那么肯定离不开河南省):


通过2019年14个省份高考实际录取率相做比较,河南省高考录取率较低,并且较2018年有明显的下降。从数据上来看,河南省的高考录取率也在80%左右,可能大家感到,差距并不是很大,对吧?


但是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河南省高考环境还是非常的激烈。通过教育部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各省录取数据来看,河南省本科录取率30%不到,其中一本批次录取率仅有9.5%。


2019年河南省高考第一批次录取具体详情:


同样2019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超过100万,然而,本科一批录取人数只有95061人,文科一本批次录取16374人,理科一批录取78678人。


在其它省份高考本科批次录取率能达到74.1%的情况下,而河南省仅有29.8%(鲜明数据对比:2018年天津高考本科录取率是河南省的2.5倍左右)。

不由感叹:这也太难了吧!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地域之分也是影响高考最终结果的最要因素之一。

2020高考招生政策的改变

985、211双一流高校招生方式发生改变,“自主招生”被“强基计划”所替代(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概念转换,初期实质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从这一政策实施的情况来看,其实只对于极少部分人有影响,也就是说原来通过自主招生,能够进入到高校的考生,只不过是考核方式发生了改变,现在他们可以走“强基计划”这条道路。强基计划的目的性也就在于培养更多热爱、专注科学研究的学生,其中对于考生的数、理、化、生等学科要求专业性较强。


温馨提示: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报名参加强基计划考核的考生,要注意高校公布的报名时间,应该是在四月中下旬。


从高考政策变动情况分析:双一流高校2020年招生,应该是与往年持平,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本科、高职,等院校今年会出现扩招的现象。

双重压力下,这届考生凉了?22年来第一次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

结束语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告诫各位家长以及考生,切勿杞人忧天!疫情影响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这影响的并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全国范围内2020届的考生处境都一样,你们现在在同一个起跑线,并不存在谁强谁弱之差。


距离2020年高考,仅仅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考生朋友们应该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的“快节奏”的复习过程。


最后三个月应当做到真正的查缺补漏,才能够在高考当超常发挥。很多人对“超常发挥”这个词的定义,可能有一定的误解,我们排除选择题蒙对的可能性来,重新给超常发挥定义。


应该很多的老师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考试当中,只要把你会做的做对,那么考试成绩自然不差”。确实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掌握,或者根本不理解的题型,你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


所以超常发挥这一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将自己可以做完的题目以100%的正确率完成,这才属于超常发挥。


排除各种外界因素干扰,沉下心,好好复习,胜利必将属于你们,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