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補充說明: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031萬;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高達1071萬,其中187萬復讀生捲土重來,再上“戰場”。


家長直呼“應屆生好難!”


2020高考背景

2020年3月31日,國家教育部就高考問題展開新聞發佈會,根據各省數據統計,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同時宣佈,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原定的考試日期從6月7日、8日變為7月7日、8日)。


這是自高考恢復以來,首次出現延期的情況,“2020年高考”已然成為了大家口中熱議的話題。


家長、考生面對的雙重壓力:


①: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響,自2019年1月底,全國範圍內進入了封閉式管理的狀態。學生不得已在家進行長達兩個月之久的居家“網絡學習”。由於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很多的學生猝不及防。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學習狀態變得非常低迷,缺少父母的監督、老師的指引,從而行為變得懶散,思想變得懈怠,就這個狀態,怎麼迎接高考?

②:通過上述圖表及補充說明可知: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創下記錄,甚至比2008年報考的1050萬人還多21萬人。就這樣一種大環境的驅使下,2020年高考是否更加的困難?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讓家長不由得替孩子捏了一把汗!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昆明重點中學,開學一週後進行的測試

高考人數激增的情況下,競爭壓力是否比以前更大?又有多少學生將無緣大學?家有高考生,那麼2020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伴孩子的高考。其實家長的擔心肯定是能夠被理解的,但是認識問題,我們需要客觀的科學依據,來論證這一結果是否正確?那麼需要清楚以下幾點。

正確認識高考、切勿以報考人數“論成敗”!


清楚高考報名人數增多的原因


一):2020年是高考變革的分水嶺,應屆生+復讀生的“最後一戰”。2020年之後將不再是“語數英+文、理綜”的考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新高考選科”政策。所以作為高考改革前最後一屆考生,必須要全力以赴。

相比之下,2021年復讀的風險、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只能夠最後一搏。


二):2002年左右出生率最高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2002年左右嬰兒出生數量最多,到了2020年這些孩子18歲,恰是參加高考的年齡,因此這是2020年人數增多的關鍵性因素。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2002--2017年國內新生兒出生率

所以通過以上兩點表明:2020年高考人數增多這屬於必然事件。2010年左右新生兒出生數量較少,可以清楚的預估,2028年高考人數相對來講應該較少,2034年左右高考人數或又將達到新一輪的“頂峰”。


對於不可抗力的因素,外界干預無任何作用。所以考生及家長朋友們應該調整好心態,積極、樂觀備考。


錄取比率及錄取分數線的制定

一)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制定規則


2020年,除去已經實行新高考政策外的其它省份,錄取分數線都是按照文科、理科、藝術類來劃分。其中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劃定是有一定的規律。往往實際劃定分數是略高於計劃劃定分數,多數是按照計劃數的1.1到1.2倍來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將全省考生的成績從高到低依次排列下來,排到實際計算基數相關倍數的考生分數,即為該省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


對上述概念進行具體的舉例說明:2020年,某省教育部門預計劃文科招生人數為5萬人,實際按照1.2倍劃線,則5×1.2=6(萬人),在全省文科考生成績由高到低的排名當中,第六萬名的高考總分也就為,該省2020年文科最低分數線,同樣理科也是如此。


二)2020年錄取率預估


衡量高考唯一的標準應該依據的“報錄比”,而不是簡單的從報考人數上來對其進行區分。通過教育部前瞻產業研究院公佈的1998年到2018年全國普通高考錄取率數據圖表(2019年高考錄取率比2018年高,部分地區突破90%)。


非常明確一點:隨著高考報名人數的增多,各地招生錄取率也隨之增加。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圖片來源:教育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公佈數據

自2010年後,高考錄取率實現穩步增長,按照預估2020年高考錄取率應該是在82%左右,那麼也就意味著將有1071×82%=878.22(萬人),可以考上大學。


從總體上來看:高考報名人數增多的同時,錄取比例也相應的擴大,二者之間起著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

“報錄比”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及時止損”。


三):高考大省一一河南(說到高考,那麼肯定離不開河南省):


通過2019年14個省份高考實際錄取率相做比較,河南省高考錄取率較低,並且較2018年有明顯的下降。從數據上來看,河南省的高考錄取率也在80%左右,可能大家感到,差距並不是很大,對吧?


但是從實際情況上來看,河南省高考環境還是非常的激烈。通過教育部前瞻產業研究院公佈各省錄取數據來看,河南省本科錄取率30%不到,其中一本批次錄取率僅有9.5%。


2019年河南省高考第一批次錄取具體詳情:


同樣2019年河南高考報名人數超過100萬,然而,本科一批錄取人數只有95061人,文科一本批次錄取16374人,理科一批錄取78678人。


在其它省份高考本科批次錄取率能達到74.1%的情況下,而河南省僅有29.8%(鮮明數據對比:2018年天津高考本科錄取率是河南省的2.5倍左右)。

不由感嘆:這也太難了吧!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綜合以上分析來看:地域之分也是影響高考最終結果的最要因素之一。

2020高考招生政策的改變

985、211雙一流高校招生方式發生改變,“自主招生”被“強基計劃”所替代(可以理解為兩者之間概念轉換,初期實質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從這一政策實施的情況來看,其實只對於極少部分人有影響,也就是說原來通過自主招生,能夠進入到高校的考生,只不過是考核方式發生了改變,現在他們可以走“強基計劃”這條道路。強基計劃的目的性也就在於培養更多熱愛、專注科學研究的學生,其中對於考生的數、理、化、生等學科要求專業性較強。


溫馨提示: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報名參加強基計劃考核的考生,要注意高校公佈的報名時間,應該是在四月中下旬。


從高考政策變動情況分析:雙一流高校2020年招生,應該是與往年持平,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本科、高職,等院校今年會出現擴招的現象。

雙重壓力下,這屆考生涼了?22年來第一次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

結束語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告誡各位家長以及考生,切勿杞人憂天!疫情影響固然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但是這影響的並不是你一個人,而是全國範圍內2020屆的考生處境都一樣,你們現在在同一個起跑線,並不存在誰強誰弱之差。


距離2020年高考,僅僅只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考生朋友們應該及時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快的“快節奏”的複習過程。


最後三個月應當做到真正的查缺補漏,才能夠在高考當超常發揮。很多人對“超常發揮”這個詞的定義,可能有一定的誤解,我們排除選擇題蒙對的可能性來,重新給超常發揮定義。


應該很多的老師都說過這樣一句話:“考試當中,只要把你會做的做對,那麼考試成績自然不差”。確實也是這樣,如果你沒有掌握,或者根本不理解的題型,你是不可能做得出來的。


所以超常發揮這一詞的正確定義就是:在短暫的時間內,將自己可以做完的題目以100%的正確率完成,這才屬於超常發揮。


排除各種外界因素干擾,沉下心,好好複習,勝利必將屬於你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