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卻能成為“五星上將”

提起馬歇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二戰後他提出的那個著名的復興歐洲經濟的“馬歇爾計劃”。在人們的印象中,馬歇爾就是一位政治家。但實際上,馬歇爾不僅僅是政治家,他還是一名軍人,是美軍的“五星上將”,而且是美國十大五星上將之一。有趣的是,這位聞名遐邇的五星上將幾乎沒有上過戰場,即使一戰時跟隨美軍登陸歐洲,也不過是在後方的參謀部裡管管後勤、檢查一下裝備,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沒有打過。二戰時,馬歇爾甚至不知道前線戰場是什麼樣子。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能成為“五星上將”?

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卻能成為“五星上將”

其實,人們對馬歇爾一直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認為他是一個政客。實際上,馬歇爾先是軍人,然後才是政客。馬歇爾1880年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1901年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曾長期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美軍中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其軍銜是從少尉一步步升到五星上將的,而且資歷很老。馬歇爾是個標準的軍人,而且是個地地道道的軍人。

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卻能成為“五星上將”

不過馬歇爾和很多美軍將領不同,馬歇爾主要從事的是幕後工作,而不是像巴頓、艾森豪威爾他們一樣在前方衝鋒陷陣。馬歇爾長期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雖然美國的陸軍參謀長聽起來名字像是“軍師”一樣,但實際上它是美國陸軍的最高軍事首長,屬於武官,一般由四星上將以上軍銜的軍人來擔任。作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主要成員,其權力是非常大的,總統都得聽取他的建議,馬歇爾是美軍的主導人物之一。在二戰中,馬歇爾曾幫助總統羅斯福出謀劃策,隨同羅斯福參與了多項巨頭會議,《租借法案》等很多重要決策都有馬歇爾的影子,先打德國再攻日本的方案也是他提出來的。可以說,馬歇爾為美國在二戰中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相比之下,和他資歷差不多另一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就像個驕傲自大、只會蠻幹的莽夫一樣。

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卻能成為“五星上將”

馬歇爾不僅為美軍乃至盟軍出謀劃策,而且知人善任,非常注重提拔和任用人才。歐洲戰區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和美國第一集團軍司令布萊德雷兩位五星上將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實際上,二戰中美軍很多名將都出自他的門下,連和他關係緊張的麥克阿瑟都得到了他的關照。為了成就自己的老部下艾森豪威爾,馬歇爾把指揮曼諾底戰役—一場美國軍隊及民眾都相信沒有第二個人能將整個美國的軍隊指揮的這麼優秀的機會讓給了艾森豪威爾,成就了這位他破格提拔的小兄弟。馬歇爾的胸襟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是為什麼馬歇爾在美軍和美國民眾中聲望如此之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馬歇爾在美國陸軍起步只有十七萬、裝備很差的基礎上,擴充為八百萬適應全球戰略的世界一流陸軍,把美軍從二流軍事強國打造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可以想象馬歇爾在美軍中的作用和地位。

馬歇爾沒怎麼上過戰場,為何卻能成為“五星上將”

此外,馬歇爾非常善於協調,把美國和蘇聯以及中國等主要盟國軍隊很好的團結在一起。馬歇爾協調盟國關係、制訂大的戰略方針,然後下令開戰時間!其它的只是瞭解情況,剩下的事就交給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佈雷德利他們去指揮就可以了。雖然沒有走上前線,但實際上馬歇爾的作用遠遠大於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這些前線指揮官。所以馬歇爾升任五星上將在情理之中。二戰結束後,馬歇爾先後出任美國國務卿和美國國防部長,並出臺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由此從一名軍人變成了一名政治家,並因為馬歇爾計劃而聞名遐邇,所以馬歇爾給了人們以政客的印象。實際上,馬歇爾是一位集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於一身的一位特殊五星上將。1943年,美國國會曾擬授予馬歇爾美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但這個提議遭到了馬歇爾的堅決反對。美國國會為了表示對馬歇爾的敬意,決定美國從此不再設元帥軍銜。所以直到現在,美軍也沒有元帥這個軍銜。

參考資料:《二戰史》、《馬歇爾傳》、《二戰名將——馬歇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