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民間唱戲與看戲

巢湖最接地氣的舞臺,當屬洗耳池公園,每天,只要不下雨,那裡從早到晚人流不斷,最多的時候是下午,閒來無事的老人們都集中在那裡,表演著吹,唱,彈,拉,跳,有流行的,有古典的,交雜在一起,步入其中感覺就是進入了曲藝團。

巢湖民間唱戲與看戲


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幾個廬劇團隊的表演場地,一個是公園西面的亭子,亭子裡的坐椅是舞臺的部分道具;另一個是南面的亭子,那個亭子較長,一部分是舞臺,一部分則是化妝更衣之處;還有一個團隊沒有亭子做舞臺就直接在公園中心的廣場上表演。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觀眾可以看到演員臺上的樣子,也可以看到演員臺下補妝,更衣,休息,聊天,甚至客串的需要而重新妝扮的一舉一動。戲裡角色的活動範圍非常有限,感覺戲內戲外就是幾步之間的事。這幾處吸引了公園三分之二的觀眾。只要不是雨天,她們白天就會分別出現在公園的這幾個角落,演繹著不同的劇本,晚間則應約去某些小區的廣場繼續表演。舞臺雖然非常簡易,妝扮卻一點也不馬虎,根據人物的身份和背景妝扮得唯妙唯俏,嚴肅而又認真地演繹著公子落難,小姐討飯,善惡終有報的動人故事。每天各個團隊前都圍觀著許多觀眾,有時候人多,場地有限,有一些人擠不進去,只好隔岸聽戲;或者是圍坐到橋上,藉助橋高而遠觀演員的妝扮。我的母親也是其中的觀眾之一,她一直被他們那唱腔,那妝扮深深地吸引著,只要有空她就去,有時候下午在公園看,晚上還到自家附近的廣場去看。

巢湖民間唱戲與看戲


看戲一直是母親最大的興趣和愛好,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就知道母親喜歡看戲,平日裡母親格外的忙,有著永遠幹不完的農活和家務,愛好被深深地埋在心裡。農閒的時候,周邊的村莊唱戲時,奶奶便會來到我家通知母親去看,母親總是以家裡事情放不下而推辭。奶奶堅持要接過她沒做完的活,支持母親去看,而母親還堅持著不去,這時候我們便一起勸說母親,並且保證她不在家我們會表現得更好。母親這才為了不辜負我們的一片熱情而去滿足自己的愛好。每次看完戲回來,母親都非常的高興,但卻要加班加點的幹活了,因為我們只能乾點現成的,眼皮底下的活,具體有多少活,那本賬在母親的心裡。接著的幾天母親便會將戲裡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說給我們聽,看著母親開心的樣子,我們更開心。如今我們都已成家立業,母親也老了,需要她操心的事也少了,母親可以盡情地滿足自己的愛好了。

付費的多少純屬自願,即使手頭不便,沒有付費也毫不影響觀看,無入場之門檻,觀看時有椅子坐,有熱水無償供應這也是他們的最大亮點。雖然母親在生活裡很節儉,但對於這樣的付費母親從不馬虎,金額雖不闊綽,但是逢看必付費。按她的話說:雖然自己沒有退休工資,但是坐公交是免費的,每月還有一百多元的養老金可領,現在的世道是前所未有的好,全社會都尊老愛老,太幸福了!自己哪怕少吃塊早點也不能虧了這些演員。她是他們的鐵桿粉絲,無論新戲老戲只要有空都去看,有的戲可能她自己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她穿梭於幾個劇團間,細細地看,默默地比較著彼此的唱腔和技巧。

巢湖民間唱戲與看戲


戲班裡的人,母親都已很熟悉,既把她們當成演員,又把她們當成朋友,熟悉她們戲臺上的角色,也熟悉她們臺下的生活。母親口口聲聲地說著她們的不易:因為她們對觀看者的費用沒有規定,能遇到付費闊綽的,也能遇到裝呆不付費的,戲班裡十多個人的吃,喝,住都要錢的。唱戲也很辛苦,有時候觀看的人很少,她們也一絲不苟地表演,而收入有限時,母親就要為他們操心起來:這麼辛苦,隨便幹什麼活也比他們掙錢多啊。可如果是喜歡了一件事,就顧及不了這一朝一夕的得失了……

巢湖民間唱戲與看戲


因為她們的存在,豐富了一大幫廬劇愛好者的業餘生活,過足了戲癮。讓廬劇真正地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一道菜,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由她們的精彩演出陪伴著我母親的閒暇時光。在此由衷地感謝她們的辛勞和付出!感謝她們讓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天天能沉浸在自己的童話裡!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