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廟是什麼?漢語詞典釋義:廟,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漢代以後,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之神社。

中廟是什麼?是巢湖的一個地名,此地是因廟而名。之所以地名中廟,是因為此地有一座廟,叫“中廟”。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中廟的供奉

遊過中廟的人都知道,此廟供奉復雜,有佛像、有神像,還有巢湖焦母。若是論供奉歷史,除卻佛像的供奉史略嫌短暫外,神像和焦母都可能有千年以上的年頭了。

細聞縈繞的佛音,嗅著空氣中瀰漫的香霧,觀察著一尊尊造型迥異的塑像,遊覽中讓人會情不自禁地產生一個疑問:此廟的源頭究竟在哪裡?最初到底供奉的是誰?這可謂是一個真正的千古之謎。

有人會告訴你,甚至當地的景點介紹手冊上也會說:中廟又名聖妃廟,是為了紀念焦母,晉代皇上敕封的。我在這裡告訴你,這是一種訛傳。中廟就是中廟,而訛指的聖妃廟則是隱藏在中廟對面湖中姥山島的幽美林壑之中。

嚴格意義上來說,巢湖中廟是環巢湖地區眾多“巢湖廟”中的一個,《清光緒巢湖志》記載:“赤跡臨流,形如飛鳳,傑閣層樓,以居巢州、廬州之中,故曰中廟。”據《清康熙巢縣誌》記載,中廟始建於元大德年間。廟中供奉的一直是道教中的大神泰山玉女神,清代之後稱“碧霞元君”。簡言之,中廟是道家的廟。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這一說法準確嗎?中廟是否確切始建於元代?事實並不盡然。從元代闕明的《中廟玉女考》一文中可以得知,中廟的始建年月實際上應該是遠遠早於元代,只不過是從宋代末年開始轉而供奉泰山玉女神罷了。玉女神,是道家傳說中的天仙神女,黃帝時和漢明帝時曾兩次顯現人間。玉女神也可以說是西王母的弟子。西王母又名“太姥”,在中國上古傳說中是堯的母親,也是道教中唯一正名的“太姥娘娘”。宋末那位遵從玉女神旨一夜之間將玉女神從泰山帶到巢湖中廟的道人,也不過是“重修瑤闕聿新鑾與”。目前從史籍中可以追尋到的似乎是始建於唐代之前,至於前到何處,何人所建?則無可查考。但無論說是唐武宗年間黃冠(道士稱號)吳明所建的,還是說唐世宗年間紫衣(對道家高士的尊稱)欒芳所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廟確實是“蘭榭梅梁寂寂黃冠之地”——道家的廟。

既然在元代之前就一直是道家的廟,為什麼不是稱之為“某某觀”而是隻是叫中廟呢?廟中最早供奉的又是道家的哪位呢?答案只能是:不知道!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現有的文書記載中語焉不詳。元代於欽所作《巢湖中廟迎送神歌》中說“廣開兮龍宮,御仙母兮下雞籠”,“吹差池兮水湄,送仙母兮西歸”,明代儲良材《過巢湖》詩中說“羅隱詩仍留水殿,伯陽仙去只山隈,長空送目雲霞晚,兩腋天風下鳳台”。從這兩首詩中,我們能獲得的唯一線索,就是在當時的道教眼中,這裡是一處道家修仙的“聖地”。這裡的仙母是誰?西王母(太姥)?巢湖太姥?鳳台是哪?巢湖中廟的“鳳凰臺”?鳳台山?

用祠奉祖先的廟來進貢道家的神仙,難不成對巢湖來講,這兩者之間還有著什麼不可明言的關係不成?聯想到環巢湖地區為數眾多不知所奉的“巢湖廟”,我們的這種懷疑之心只能是愈跳愈烈。

對這一現象,《廬江志》(巢縣在漢代屬廬江郡)說,原因是民風不好:巢地之人“不好學,而信鬼神”。其實科學地說,仙家鬼神之說是一種迷信自然的原始崇拜。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信鬼神”的傳統,也恰恰說明了崇尚自然的早期道家思想在巢湖周邊的普遍而又磅礴的影響力。

其實並不需要我們將思維做太多的發散,環巢湖的“巢地”是有巢氏最核心的籍望之地,有巢氏是巢地原住民的祖先,是道家尊崇的聖人,而有巢氏後裔巢父又是道家普遍尊崇的無為思想的先祖“高士”。有沒有一種可能,巢湖周邊的眾多神廟是一種有巢氏後代的祖先祭祀及崇拜傳承與早期道教思想相結合的一種產物?如果能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用祠奉祖先的廟來進貢道家的神仙,似乎又是十分合理合情的了。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是否是刻意隱去的歷史?

祠奉祖先大可以正大光明,但“中廟”以及環湖眾多的“巢湖廟”如此數千年都不能名其所以,是否還有其他的隱情呢?或者我們的思維可以再發散一些,也許這種不可名言或是一段被刻意隱去的歷史。

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黃帝軒轅氏和炎帝神農氏是兄弟,堯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也是從堯開始,中華社會開始有了嚴格的君臣思想、漢族正統思想,到了禹進一步發展到皇權繼承。禹更是將皇位直接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原世襲制皇朝——夏王朝。“炎黃”是許多年來一直宣傳的中華正統、漢族祖先。一直到清代,在反清復明的幾百年抗爭中,這種篤自宣揚黃河文化,“中華民族的正統是炎黃子孫”的說法也發展到了頂峰。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中廟之所以“數千年都不能名其所以”,其實在早期應該是不存在的。有巢氏及伏羲氏所代表的是中華文化傳承的另一部分,在上古神話傳說中,有巢氏是燧人氏的父親,燧人氏又是伏羲氏和女媧的父親。這一文化認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伏羲和女媧的形象即是龍,或者說是人首蛇身)。如果按大河流域的劃分,也可以稱之為“長江文化”。有巢氏所影響的地域主要在江淮及南部中國的廣大地區(包括九黎和百越)。由於這一文化年代比黃河文化更為久遠,處在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文化形成的初期,所以在後來日益強大的黃河系漢文化的傾軋下變得聲勢日微。

黃河血統的統治觀以及後期在“炎黃正統”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道教,會不會有意或無意的將這些原本傳承清晰的神廟改變得“數千年都不能名其所以”呢?再加上歷朝歷代一些統治者的打壓和佛教等外來宗教的持續頑強的侵襲,在神廟無數次的毀滅、重建中,想要掩蓋一些什麼簡直是太容易不過的事了。而這種“刻意的隱去”也就自然地成為毫無蹤跡可尋了。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中廟是一座神廟

準確地說,中廟是一座神廟。神廟不是宗教,神廟所表達的只是一方民眾對崇拜物的一種祀奉。儘管因為時代久遠,祀奉的對象逐漸變得模糊,祀奉的過程也逐漸變得更像是一種社會娛樂形式,或者是一種遊戲形式,但無論如何,神廟總能引起我們對遠古事物的一種各自不同的追思。

所謂仁者見山,智者見水,查找論證巢湖眾多神廟的傳承本源也許在各種不同意識的指導下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結論,但我還是不禁要輕輕問一句:真相真的那麼容易還原嗎?

巢湖“中廟”是座什麼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