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馬嵬驛、龍泉公社村幹部追劇熱議《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今年第一部展現脫貧攻堅題材的劇目,由我市申請立項,並聯合出品、攝製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日前,該劇以超高收視、超強口碑,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圓滿收官。連日來,我市袁家村、馬嵬驛、龍泉公社等新農村旅遊景區幹部共同追劇熱議,稱劇中以文化重塑鄉村的嶄新視角,說得就是以鄉村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咸陽模式。

“每個貧困村裡都有個‘姜大嗓’,電視劇演得很真實,接地氣。”提起劇中人物“姜大嗓”,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宋應龍說,編劇把“最後一公里”上的老大難人物形象化為“姜大嗓”等貧困戶,如何持續激發這些人的內生動力,脫貧如何不返貧,這是村幹部做好精準脫貧工作的關鍵。

“在劇中,狗娃因蔬菜大棚出現病蟲害而使用了農藥,村裡書記把大家聚到一起,將這些菜用挖掘機全部銷燬。像這種事,以前我們村上也幹過。”宋應龍告訴記者,劇中“趙百川”處理村中事務的方法,以及村幹部開會時的對白,都能找到早期袁家村村幹部工作的影子,“大家看著劇情就像看著自己當年脫貧致富時的艱辛與不易。”

馬嵬驛景區商會會長李光表示,《一個都不能少》的劇情溫暖人心,和馬嵬驛民俗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馬嵬驛民俗村是李家坡村民30多年前廢棄的宅基地,現在建起了文化廣場、鄉村記憶館、絲路植物園、穿越時空文化街等,已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十大最美鄉村。因此,劇中展現的精準扶貧和民俗村的發展歷程等內容,我們感觸頗深。”

李光認為,在精準扶貧和民俗村的發展歷程中,思路決定出路,力度決定高度,方法辦法決定結果,細節決定成敗。這與《一個都不能少》中的很多工作方式和思想不謀而合。“精準扶貧不是單純的雪中送炭,給困難戶找平臺民、創條件,變輸血為造血,這樣精準扶貧才能摘帽子。”李光說,企業有擔當,有責任帶動村民困難戶共同致富,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才能一個都不能少。

“劇中說的就是以鄉村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咸陽模式。”在龍泉公社負責人劉煒眼中,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緊扣時代主題,演員接地氣,劇情映射現實的經典好劇。“這部劇絕不是展現‘貧瘠’給我們看,展示給我們更多的是在黨中央扶貧脫貧政策的指導下,基層的扶貧方式。”劇中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劉煒感觸頗深。

“初建龍泉公社時,我們與村上也是互補合作、矛盾叢生。”回憶起龍泉公社的發展歷程,劉煒介紹,2016年,龍泉公社走出了村企聯合黨建工作的新路子,在搞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龍泉公社不斷探索,以旅遊優勢助力全鎮精準扶貧、帶動產業發展,這是龍泉公社在矛盾碰撞中,在不斷髮展中探索出來的成果,“基層永遠充實著最鮮活真實又讓人眼前一亮的變化。”劉煒說。

(CT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