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有的書,讀的時候會想為什麼不早幾年讀到,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心力交瘁的內耗時間。《高敏感是種天賦》就是這樣一本書,倒也不是說這本書寫得有多好,其實書中的觀點很淺,薄薄的一本兩個小時就能讀完,只是這本書對症下藥,直指了自己“過於敏感”這個痛點。

內向和敏感是兩個概念,書中作者說70%的高度敏感型的人比較內向,另外30%的高度敏感者是外向的。但這不是一篇嚴肅的科普文,所以接下來的篇幅裡,我就不再嚴謹地區分兩個概念,直接把內向和敏感劃等號了。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是個內向而且敏感的人,從父母說這孩子太不懂禮貌連個招呼都不會打,到一群同學們跳皮筋我在旁邊怯生生地不敢加入,大學時候做兼職發傳單對我來說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工作後腦力極力疲勞無法忍受下班之後的社交。儘管我儘可能裝得和大家一樣,但其實內向和敏感這兩大巨山時常壓得我喘不過來氣。

有很長時間我為自己和別人不同而煩惱,轉折點出現在大學畢業後,我讀了一本書《內向者優勢》,發現其實內向並不是一種負面人格,雖然社會上外向的人佔比更高,也更受歡迎,但內向的人有外向者不具備的優勢,這時候才釋然了一些,重新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但這之後,我依舊困擾於過于敏感這個問題,就是在同一件事上,自己的感受閾值更低,更容易察覺他人情緒,也更容易受他人對自己評價的影響。在糾結了很久之後,我也同樣發現敏感在我工作中反倒是個優勢,在別人頭疼的文字處理工作中我反倒如魚得水。

歷經了這麼多年的心理掙扎,這之後,我才開始接納真實的自己也挺好,不必去模仿那些外向的人去融入集體。

下面是我根據自身經驗總結的一些小貼士,讓一個內向敏感者可以減輕一些心理壓力。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1.沒有一種完美人格

外向者很容易自來熟,初次相識就能掌控局面,給人感覺更熱情一些,而且他們彷彿有著無窮的精力,在職場中更容易受歡迎。而在一些人眼中,內向代表著不善言辭,甚至是冷漠。所以在推崇外向和復原力強的社會中,內向者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內向者的缺點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反倒是優點。

  • 內向者慢熱但是他們和陌生人熟悉之後建立的關係更為深厚;
  • 他們無法在人群中激烈地討論,但是在一對一的交流中會以深刻的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 他們沒有無窮的精力,但是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值得投入的地方。

同樣,外向者的優點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反倒是缺點。

人格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沒有一種完美的人格可以使一個人在社會里八面玲瓏地存活。

即使是內向者,也不要貶低自己的人格。事實上,僅僅是知道自己的內向和敏感是正常的,就已經可以卸下很大的心理負擔了。


2.接納自己

高敏感者常常會給自己制定苛刻的標準,並且要求自己達到,否則會陷入自責。

對自己太苛刻的人,會身邊親密的人也會很苛刻,不僅自己由於無法每次都達到目標而失望,周圍的人也無法輕鬆。

要相信真實的自己就值得被愛,不必非得達到一些高標準的要求,不完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而且永遠不要為了讓別人喜歡自己就去改變或偽裝,因為改變後的自己,即使被人喜歡,你也會無法區分他喜歡的是真實的自己還是改變後有所偽裝的自己。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接納真實的自己,不要去偽裝,這樣就會少耗費一些不必要的精力,將精力花在真正適合自己的地方。

你不是萬能的,少一點苛刻,允許自己做一個無用的人,能偶爾吼出“老子就是廢柴一個。”反倒會過得更輕鬆,因為你知道廢柴也無所謂啊,又沒吃別人家的大米。

越是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越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讓自己適應,也會越來越強大。


3.勇敢說出“NO”

敏感的人,多多少少有點討好型人格,因為對他人給自己的負面評價很敏感,難以接受被厭惡。所以拒絕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很多時候為了不拒絕,只能硬著頭皮去做,最後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很委屈,而別人卻根本意識不到。

拒絕別人很難,但很難也要去做。因為不說出來對方就永遠不會意識到你的難處,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要求你去做這件事,越到後期越是更難拒絕。

認認真真地說你無法去做這件事,同時把原因講出來,如果對方不是故意刁難,那麼一定會理解你的。

  • 比如和同事約飯,我無法忍受工作日的晚上和週日約,因為飯局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累的事,飯局結束後我的精力不能立即恢復,一定會影響次日上班;
  • 午飯我也不能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飯,因為不午休的話,下午的精力根本支撐不到下班結束;
  • 臨時約飯對我來說也不可能,我的行程必須在幾天前就定好,意外的改動會打破我生活的節奏,帶來其它的混亂。

是的,很麻煩,但是這種麻煩又不是我主動選擇的,如果能選擇我也願意瀟灑一點。

精力有限的話只能聽從身體的安排。每個人的感知和體質是有差異的,對於別人來說很正常的事,對我來說很困難,精力很有限,太容易疲憊了,而且疲憊後很難恢復。

敏感者的界限感很強,平時要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如果別人觸碰到這個界限,讓你覺得不舒服,不用忍受,講出來,即使講出來這個過程很難。

不要覺得拒絕之後對方就會不喜歡你,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本來就不喜歡你,不是拒絕的原因。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敏感者們的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間隔太過無力,無意識的意念和想法很容易在他們進行創作或者編織夢想時闖入大腦,變得清晰可見。

給自己足夠的冷卻時間很重要。

4.多去關注世界和他人

內向的人很容易關注自我過多。哲人都說要“認識你自己”。關注自我沒什麼不好的,但是過多地關注自我很容易陷入內耗,時間久了會固步自封,自怨自艾。

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見到過很多人,他們本身是很優秀的,但是太關注自我,一直給自己設限,以致於無法從自我限制中掙脫出來,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

這種限制包括但不僅限於“我是個xx的人,所以我做不了xx。”“我已經xx歲了,所以不做xx。”“是小時候爸媽做xx,導致我現在對xx有恐懼的,我也沒辦法。”自己都覺得自己做不了了,那確實做不了。

內向的人和自己相處更舒服,但也不能一直待在舒適區,要適當關注外界。比如多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些自己之外的事情,去關注身邊的人,去關注世界上發生的大事。

即使不用交流的方式,也可以多去戶外,和大自然接觸一下,這樣你就會從一個膨脹的自我中跳出來,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5.反思自己下意識的想法

每個人都應該反思自己下意識的思考習慣,無論是否內向,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幾個月前,我讀了一本學習如何樂觀的書並做了筆記:《習得性樂觀——樂觀是種可以學會的技能》,其中提到要反駁自己不合理的想法。當時我並不相信樂觀能夠被學會,但是因為讀過這本書,其中的思想已經滲透了我,所以不由自主地,我就把這種技能運用到生活中了。

有一件事可以佐證我的思維變化。之前一直認為自己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肢體不協調的人,所以不敢去考駕照。某天又慣性地和別人說我學駕照應該很難,突然間意識到,又沒真正學過,為什麼要下這樣的斷言?

說不定我本來是協調的,但由於在學之前一直給自己默默地漏氣,不斷給自己做我不行的心理暗示,等學的時候就真的不行了。這時候我會想這確實驗證了之前的想法,看來確實不適合開車。這個負面的學車過程可能會給我的一生貼上“肢體不協調”的標籤,以後再學新的東西時,也會受限。現在想想,不協調這事只是我媽經常提,小時候某段時間我確實手笨腳笨的,沒有太大的事實依據。

內向的人總是否定自己,所以要特別留意,當否定自己時,蘇格拉底式地盤問,這種否定合理嗎?有事實依據嗎?


6.瞭解自己最大的弱點,嘗試克服它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弱點,瞭解到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很重要。有的人三分鐘熱度,有的人過於悲觀,有的人執行能力差,有的人計劃性差。這些人只要攻克了自己最大的弱點,人生可能馬上就會踏上新的臺階。

從這幾年看,我最大的問題是社交恐懼。想到要給客戶打電話,會提前幾天都睡不好覺。上臺演講,要提前一兩個月開始演練。

這些恐懼和弱點並沒有那麼可怕,我會一直追問自己為什麼會害怕這件事,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主動去閱讀緩解溝通障礙的書,不斷練習進步。

如今面對這種場合我依舊會緊張,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勝任,具備把這些事做好的能力,只是不喜歡更不享受這樣的事。

這不是一個給自己挑刺的行為,只用找到一個弱點就行了,把遮蔽住眼前的那個障礙挪開,會發現人生很寬闊。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大部分的精力,之前用於緊張、用於擔憂,現在問題解決了,精力就可以放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了。


7.堅信自己是對的,但不要走向偏執的極端

內向的人總會懷疑自己,在對錯這件事上很執著。但其實年紀越大越會發現,能以對錯來區分的事情很少,對錯的標準和邊界也很模糊。要區分事實和觀點。事實是牛頓定理、勾股定理、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是客觀存在的規律。觀點是你的主觀看法。事實有對錯,而每個人的觀點都會侷限於他的生活和閱歷,觀點沒有對錯,關鍵看如何解釋。

因此在觀點上可以堅信自己是對的,如果懷疑自己是錯的,可以查閱論文書籍,找些權威的數據來佐證自己的正確。但前面也說了,內向者容易故步自封,一定要注意度,不要走向“凡事都是我對”的極端。

總愛自我懷疑的人,生活中尤其是職場中,避免做唯唯諾諾的人,別人說什麼是對的自己就改變看法贊同,這樣會越來越沒有自己的主見。

包括在這一篇中,我用了很多“要做xx,不要做xx”的語句,我個人是很煩別人建議我該怎麼做的文章,別人的人生用得著你來指指點點嗎,因此不喜歡看這種建議型文章。

所以當你看到這裡時,遇到不是很贊同的地方,也大可以說“寫的什麼玩意,還來指導我。”沒關係的,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只要你相信你的看法是對的,它就是對的。

8.不必避短,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就能維持生存

內向者很容易關注自己的缺點,“木桶原理”的說法是,短板會最終影響這隻木桶的蓄水量,所以很多人花費巨大的精力來克服弱點,但其實就像前面說的那樣,解決自己最大的問題就行了。如果實在解決不了,也不必緊盯弱點,只要發揮出自己的長處,就足以在社會上生存。

內向者可能不喜歡主動交流,但是他們更容易在一件事上專注。內向者害怕突然事件,但是他們的危機管理能力很強,可以在事情發生前就準備好周密的計劃,防止意外發生。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內向者可以在業務能力上不斷精進,無限發揮自己的優勢。光芒夠亮,人們自然不會注意到陰影。

在職場中,性格雖然重要,但是業務能力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人們會因為你的優秀而忽略你的缺點的。


9.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會不斷強化自己的這種特質

謹慎使用“我是一個xx的人”這樣概括性的句子,標籤這樣的歸類方式是為了思維上省力,減少解釋成本,但這種省力會讓你的思維形成惰性。

當你給自己貼上標籤時,尤其是負面標籤,即使本來不是這樣的人,也會不斷強化相信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時間久了就真的成為這樣的人了。

一旦你將自己定義為某一特定類型,你就會根據該角色給自己設定界限,進而忘記自己還有改變和成長的潛能。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10.擺脫低自尊和自卑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為;

自尊是對自我的核心認知,對自我綜合價值的肯定。

敏感者一般是低自尊和自卑的結合體。你可能看到很多如何培養自信的文章,上面寫了很多點建議,比如寫成功日記等等。這些建議也許確實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認為這兩個問題從根本上只需要兩件事情就能根治:被全心全意地愛著,擁有一件有成就感的工作。

被愛包括被家人、被伴侶、被朋友愛著,親密關係會為你織造一張密密麻麻的網,讓你不再害怕墜落時摔得體無完膚,這是後背力量。即使你無法從身邊人獲得愛,起碼自己要愛自己。

而一份有成就感的工作,則會讓你心生自己能行的勝任感,這種勝任感會從工作波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甚至不一定非得喜歡這份工作,把不喜歡的工作做好,是不是更有成就感呢。

因為不喜歡一件事就選擇敷衍了事,這是對自己人生花費時間的不負責任,也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以前我總覺得自己在人格的負面中掙扎,像是與惡龍鬥爭,一不小心就會被吞噬,但現在我不再試圖鬥爭,而是嘗試著馴服它,最終惡龍成了我的坐騎。

沒錯,人格中負面的那部分也屬於自己,不必非得把它剝離出去,沒有完美人格,也不該有分裂的人格。無論好壞,人格中你不喜歡的那一面都一定會伴你一生的,不如一起和諧相處。

敏感、內向需要改變嗎?

一個過得幸福的人,一定是表裡如一,很少偽裝的人,而且一定是邏輯自洽的人。

從否定自己,到接納自己,我經受過艱難的心路歷程和巨大的精神內耗。

高度敏感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人格特點……只有在糟糕或者異常的情況出現時,它的優勢才會轉變成明顯的劣勢,因為那些不合時宜的影響因素讓我們無法進行冷靜的思考。沒有比把高度敏感歸為一種病理特徵更離譜的事。如果真是這樣,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態的了。——榮格(C.G. Ju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