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考3大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每年都有很多新鲜血液加入公考大军(人称“小白”),第一次备考,忍不住问关于公考复习的各种基础性问题。

不论是懵懂茫然的“小白”还是备考经验丰富的“老人”,在复习前,都应该好好问一问自己:公务员考试,你真的了解吗?

不论你们考公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备考前都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考试观,初心常在,方向才不会偏!

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公务员考试中的报考“三忌”,希望认真备考的你们日后都能实力避开!

报考一忌

报考只因就业压力大,不管什么职位只要能考上就行。

很多考生报考公务员只是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的就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一样仅仅抓住不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有误的。

不管是做什么职业,都应当把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只有在积聚了一定的能力以后,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

许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对报考职位不作深入了解,被录取后发现离家太远、工作太累等等诸多问题,事后后悔,得不偿失。

✍温馨提示

同学们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不能盲目进行选择。选报岗位时考虑好家庭因素、环境因素、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让父母帮忙打听工作环境与待遇,也可以向往届师兄师姐请教,提前了解好这个岗位,做到心中有数。

报考二忌

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高。

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以为这种职位的录取率会相对较高。

职位招考的人数多,报考的人数同样也会很多,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不一定高。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

温馨提示

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单一的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全面地考虑报考的职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

报考三忌

报考“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很多考生在报名的时候,选择报考“三不限”岗位,或者跟风报考,想要证明自己能力很强。这是错误的,盲目跟风报考,放弃对自己人生中谨慎的一次主动的把握,可能直接导致公务员考试失利。

温馨提示

报考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择“三不限”这种万人坑,报考时职位筛选可以参考这样的顺序:

1.看专业:例如只招法学,金融等,限制一个专业人数肯定比限制三个专业人数少;

2.看学历:本科的小伙伴建议报只招本科的职位,这样筛掉了研究生大神,研究生同理;

3.看经验:有工作经验的报考限制工作经验的岗位。

总之,报名限制多的岗位,人数不会很多!

在省考公告发布之前,小伙伴们一定要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