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以下“煩人”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作為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從出生到學齡前,寶寶經歷了一系列敏感時期。在這些敏感時期,他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擴大認知,促進大腦和身體的發展。每到敏感期,寶寶的智力就會邁上新的一步。如果家長讓孩子去探索,就會讓孩子順利進入下一個敏感期。但是,如果家長不理解並認為孩子的行為不合理,就會阻礙孩子的認知發展。

寶寶出現以下“煩人”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以下“煩人”的行為說明寶寶正在悄然變聰明,家長不應盲目制止。

喜歡亂扔東西。當父母撿起來後,他們又會把東西扔掉

許多嬰兒在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喜歡扔東西。他們喜歡把抓住的東西都扔掉。喝牛奶時如果家長不注意,奶瓶就會被他扔掉。更重要的是,父母把它撿起來交給他,他立刻又把奶瓶扔掉了。其實,寶寶開始亂扔東西,是在發展空間意識。因為地心引力,東西會從上往下掉。這個成年人已經習慣了,但對於嬰兒來說這是一個新大陸。突然間,他發現只要他一鬆手,東西的位置就會改變,他就會覺得很新奇,他迫不及待地想重複這個實驗。這時家長應該做的是認清孩子的行為,為孩子多做實驗創造條件。選擇一些不容易壞的東西,讓寶寶扔。

寶寶出現以下“煩人”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總是把東西撿起來往嘴裡放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從寶寶學會走路以後,又增加了一項煩人的新技能:從地上撿起各種小東西、菸頭、紙屑或豆子,撿起來就往嘴裡放。許多父母經常責罵他們的孩子,甚至舉起手作出打的姿勢相威脅。但我們卻不知道,這正是寶寶對小東西的敏感表現。這表明嬰兒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擴展到了外部的小事物。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打罵寶寶,而是抓住寶寶想放在嘴裡的東西,和寶寶一起觀察,轉移注意力。

已經學會如何上廁所,但還是經常拉在褲子裡

大一點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如何上廁所,但是他們有一段時間總是不去廁所,老是喜歡拉在褲子裡面。其實,這是寶寶“肛欲期”的表現。通過憋大小便,寶寶可以從中得到快感,同時也有一種控制感。這時,父母要有耐心,告訴孩子這樣不衛生。不要輕易打罵,很容易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

寶寶出現以下“煩人”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總是喜歡自言自語

一位寶媽說,她家三歲的孩子經常自言自語,邊走邊玩玩具。她好幾次阻止孩子都不聽。其實,寶寶的自言自語是自我語言敏感期的表現,也是孩子心理向外部語言過渡的階段。一旦被阻止,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造成性格扭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