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瞿秋白,還有他的愛情故事

兩度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瞿秋白,還有他的愛情故事

瞿秋白,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和他的文人氣質極為吻合;他擔任過中共最高領導人,在血與劍的政治舞臺上風光一時,榮耀萬分。他的生命雖然僅僅只有36年,卻有四分之一是在上海度過的。

寫中共黨史不能不寫瞿秋白;寫瞿秋白又不能不寫上海。

官至中共最高領導人

1931年1月7日,是上海最寒冷時節,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召開,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巴維爾·亞歷山大羅維奇·米夫主持會議。

瞿秋白進入會場就有一種預感,他將遭遇一場圍攻,共產國際領導人米夫來者不善啊。

需要回顧一下瞿秋白的革命生涯。

1920年秋,北京《晨報》招聘懂俄語的記者前往蘇俄採訪。上海《時事新報》駐北京記者孫九錄向《晨報》推薦瞿秋白。1921年1月25日,瞿秋白到達莫斯科。他在蘇俄兩年,先後撰寫了《共產主義人間化》《蘇維埃俄羅斯經濟問題》等數十篇通訊和《餓鄉紀程》《赤都心史》兩本散文集。

1922年2月,瞿秋白在蘇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共產國際在彼得堡(後來移到莫斯科)舉行第四次代表大會,瞿秋白陪同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參加大會,並擔任陳獨秀的翻譯。1922年12月,瞿秋白回國工作,先後擔任了共產國際來華代表馬林和鮑羅廷的翻譯兼助手。瞿秋白還是我國第一位把《國際歌》從俄文譯成中文,發表於1923年6月15日的《新青年》第一期。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一棟石庫門房子內秘密舉行(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中共四大選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張國燾和彭述之等五人組成中央局。

瞿秋白的人生登上中國共產黨的紅船。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鮑羅廷

1927年7月13日,瞿秋白陪同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離開武漢,前往江西廬山,密商中共領導層的改組工作。1927年8月7日,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及中央機關、共青團中央、地方代表以及共產國際代表共計21人,雲集漢口開會。瞿秋白宣佈會議開始。會議批判了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撤消了他在黨內的職務,選出了新的中央政治局,瞿秋白當選政治局委員。8月9日,瞿秋白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3名政治局常委:瞿秋白、蘇兆徵、李維漢;瞿秋白擔任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主席,成為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

1928年4月,瞿秋白從上海坐船出發,5月中旬抵達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主持召開中共六大,“六大”之後,瞿秋白繼續留在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團團長。

“六大”結束後的夏天,中山大學安徽籍學生王明揭發同學俞秀松、董亦湘、周達文等人成立反革命組織“江浙同鄉會”,因此有的學生遭受被捕、被開除的命運。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瞿秋白派出鄧中夏和餘飛同志前往中山大學調查。當年秋天,瞿秋白根據調查事實否認了王明的揭發,中山大學校長、共產國際的領導人米夫認為“江浙同鄉會”是存在的,指責瞿秋白是“機會主義和異己分子的庇護者”。瞿秋白向共產國際建議:撤銷米夫的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這事很快被米夫知道,他從此對瞿秋白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兩年後的1930年9月24日至28日,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在上海舉行,瞿秋白主持會議。當時中共領導人李立三認為革命高潮已經到達,在南北大城市發動多起暴動,結果遭到慘敗。在三中會會上,瞿秋白批判了李立三實施“左”傾盲動主義的危害,但沒有按照國產國際的旨意對他大加鞭撻,嚴厲處罰,僅僅要求李立三作檢討,還保留了李立三政治局委員的職務。

會議結束,共產國際對瞿秋白對如此輕描淡寫處理李立三深感不滿。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說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會議開幕了,共產國際負責人曼努伊斯基說:“兩面派是現在最大的仇敵。”他矛頭直指瞿秋白為“兩面派”。

“三中全會是秋白同志領導的,有了兩面派的對待共產國際的態度。”中共中央領導人張國燾發表意見。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李立三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王明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米夫

“誰是真正的小團體?真正小團體的代表是秋白同志。”蔡和森表

態。

“我現在瞭解了:秋白同志的確用了兩面派的手段。”李立三說。

王明作了長篇大論《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克化而鬥爭》,他明確說:瞿秋白對於李立三路線採取了調和、投降態度,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政治局不能解決目前革命緊急任務,不能領導全黨工作。

最後,根據米夫的授意,瞿秋白被免除中共中央最高領導的職務,由王明取而代之。考慮到瞿秋白患有嚴重的肺病,允許他留在上海養病。

瞿秋白在他的絕命文章《多餘的話》中寫道:“我第二次回國是1930年8月中旬,到1931年1月7日,我就離開了中央政治領導機關,這期間只有半年不到的時間。可是這半年對於我幾乎比五十年還長!”

那天,瞿秋白到老朋友茅盾家做客,碰到左聯黨團書記馮雪峰來訪,當他得知眼前這位白面書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瞿秋白,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早就知道你,就是沒有機會見面。”

“我也很想和左聯的同志們見見面。”瞿秋白文雅地笑著。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馮雪峰

這以後,瞿秋白和茅盾、馮雪峰經常接觸,左聯成為他們中心話題。左聯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於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的一個文學組織。瞿秋白瞭解到“左聯”處境困難,尖銳地看到了其中原因:一則是政府的壓迫,另外是“左聯”本身”左”的做法造成的,如郁達夫因在“左聯”中堅持“我只是一個作家“的意見就被開除出“左聯”。”我認為,1930年8月‘左聯’執委會的決議的論點有些不妥。“瞿秋白對茅盾和馮雪峰說,”

“我提議,‘左聯’要重新作出新決議。”

馮雪峰和茅盾一齊點頭。

於是,馮雪峰起草新決議,瞿秋白進行修改,新的《決議》誕生了。

“我建議將‘左聯’的機關刊物《前哨》繼續辦下去,另外再辦一個刊登作品的文學刊物,讓大家有發表作品的陣地。”茅盾對茅盾說。

茅盾將瞿秋白的建議轉告給左聯的領導人魯迅和馮雪峰,他們都非常贊同。

不久,“左聯”創辦了大型月刊《北斗》,瞿秋白以董龍的筆名寫了《啞巴文學》一文,刊登在《北斗》創刊號上。瞿秋白先後為《北斗》寫了24篇雜文,還將他的譯作盧那察爾斯基的戲劇《被解放了的唐・吉訶德》交付《北斗》連載。

“從1931年11月起是左聯的成熟期,它已基本上擺脫了‘左’的桎梏,開始了蓬勃發展、四面出擊的階段。促成這個轉變的,應該給瞿秋白記頭功。”茅盾深有體會地說。

“秋白同志來參加領導左聯的工作,並非黨所決定,只由於他個人的熱情。” 馮雪峰說。

和茅盾與魯迅的交往

瞿秋白被免職後,由衷地說:“現在我離開了政治舞臺,可以從事我熱愛的文藝了。”

1931年4月下旬一天下午,瞿秋白正在大西路兩宜裡的家中伏案寫作,突然樓下傳來敲門聲,茅盾夫婦來訪。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作家茅盾

瞿秋白看見老朋友茅盾很高興。1923年,瞿秋白和茅盾在上海大學就是好朋友,瞿秋白任教務長和社會學系主任,茅盾在中國文學系兼課。1924年冬,瞿秋白與楊之華結婚,搬到閘北順泰裡12號,茅盾就在隔壁11號。茅盾從弟弟沈澤民那兒知道瞿秋白近況,就趕來看他了。一番問候,瞿秋白問茅盾在寫什麼。

“在寫長篇小說《子夜》,已草成四章……”他敘述著小說的情節。

幾天後的一個星期日,茅盾和妻子孔德沚一起來到瞿秋白家。瞿秋白看著茅盾帶來的《了夜》原稿和各章提綱,邊看邊問邊聽,從下午1時到6時,他們一直熱烈地談論著。瞿秋白留下茅盾夫婦吃晚飯,大家晚飯剛吃完,瞿秋白正要和茅盾繼續談,不料郵差送來一封信,信上寫著:“你們的母親病得很厲害,快回去看看吧!” 這是“此地危險,趕快轉移”的暗號。

瞿秋白皺起眉頭,倉促之間,上哪兒去呢?

“住到我家去吧。”茅盾熱情地說。

瞿秋白夫婦跟著前往愚園路樹德里茅盾的家,一個三層廂房,茅盾讓孩子睡在地鋪上,把床讓給瞿秋白夫婦。

那一陣子,瞿秋白天天和茅盾聊天。

為了瞿秋白的安全和能夠安心創作,馮雪峰在南市區紫霞路68號謝旦如家找到住房,瞿秋白離開茅盾的家,穿著一身淺灰色的長衫住了進去。

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出版了,7月炎夏,瞿秋白伏案寫作,寫了一篇《讀〈子夜〉》的評論文章,發表在《中華日報》上。

1932年夏天的一天上午,瞿秋白由馮雪峰陪同來到北四川路194號拉摩斯公寓拜訪魯迅,兩人雖是初次見面,一見如故,像是老朋友久別重逢。

事出有因,1931秋,翻譯家曹靖華把《鐵流》譯稿寄給魯迅,可是沒有來得及譯出涅克拉索夫的序文。魯迅託馮雪峰請瞿秋白翻譯,瞿秋白很快翻譯了兩萬字的《鐵流》序言,魯迅給《鐵流》譯者曹靖華寫信,說序文已找人譯出,並評價道:“那譯文直到現在為止,是中國翻譯史上空前的筆了。”

瞿秋白和魯迅第一次面,話題廣泛。魯迅留瞿秋白午餐,瞿秋白還破例地喝了酒。兩人飯後繼續談,直到夜幕降臨瞿秋白才起身告別。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徐悲鴻創作魯迅和瞿秋白的畫作

1933年2月上旬的一天,瞿秋白被組織告知必須立即轉移。傍晚時分,瞿秋白和妻子趕到魯迅家中避難。以後,由於魯迅的幫忙,瞿秋白搬入北四川路施高塔路東穗裡12號亭子間。瞿秋白喬遷的第二天,魯迅拿著一盆花前來看望瞿秋白夫婦,祝賀喬遷。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在山陰路故居

這期間,瞿秋白創作了許多雜文,如《伸冤》《曲的解放》《迎頭經》《出賣靈魂的秘訣》《關於女人》等。其中有些文章是瞿秋白和魯迅交換意見後,由瞿秋白執筆模仿魯迅的寫作風格寫出,然後用魯迅筆名在《申報•自由談》等處發表。

魯迅請瞿秋白編一本《魯迅雜感選集》並寫序言,瞿秋白編完選集,晚上伏在一張小方桌上,花了整整4個晚上,寫了一篇15,000多字的長序。魯迅讀了很感動,專門書寫一條幅贈給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1934年1月初,中共中央派人找到瞿秋白,命令他前往蘇區工作。瞿秋白要求妻子楊之華一同前往,這個請求當即就被拒絕了。

瞿秋白先是看望茅盾,又於1月4日晚上到魯迅家辭行。據妻子楊之華的回憶,瞿秋白臨別前夜,在屋子裡踱來踱去,或者坐在椅子上沉思著抽菸。1月7日夜晚,雨雪紛飛,瞿秋白悄然離開了上海。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就義前照片

1935年2月,瞿秋白被捕。6月18日上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縣被軍警押赴郊野刑場。從關押地到刑場,大概有兩華里的路程,他手持香菸,緩步而行。走到羅漢林下,停住腳步,環顧四周,看了看四周的青松綠草,點頭微笑說:“此處甚好。”於是,他在草地上盤腿而坐,含笑飲彈,年僅36歲。

追求有夫之婦楊之華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楊之華

瞿秋白在上海大學擔任社會系主任的時候,楊之華考入上海大學,成為瞿秋白的學生。

楊之華熱衷於革命,與共產黨人瞿秋白、向警予、惲代英和肖楚女等人來往頻繁。楊之華在上海大學唸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介紹人是瞿秋白。1924年5月,蘇聯工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夫婦代表中山先生來上海考察,瞿秋白特意指定楊之華代表上海婦女界向鮑氏彙報工作,瞿秋白擔任楊之華的翻譯。

楊之華和王劍虹是同學與好友,王劍虹逝世,楊之華安慰瞿秋白,她驚愕地發現,瞿秋白愛上了她。她趁著暑假趕忙回鄉下老家,實際上是迴避瞿秋白的追求,她有丈夫啊。

楊之華和丈夫沈劍龍是浙江蕭山人,他們年幼的時候,兩家長輩就訂下了 “娃娃親”。公公沈定一1920年5月參加陳獨秀等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並與陳獨秀等人醞釀創建中國共產黨。中共成立後,沈定一回到家鄉創辦小學,邀請杭州浙江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兒媳楊之華擔任老師。1921年11月,楊之華和沈劍龍的女兒出生……

愛情的烈火一經燃燒就阻擋不住,瞿秋白和楊之華還是狂熱地相愛了。他們拜訪在上海大學任職的邵力子先生,懇求他的指點幫助。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和楊之華

邵力子建議他倆回到蕭山和沈劍龍深談。

瞿秋白和楊之華趕到蕭山楊之華老家,楊之華讓人把沈劍龍請來,他們三人談了一個整夜。沈劍龍又把瞿秋白和楊之華接到他老家,又談了兩天。最後,瞿秋白把沈楊兩人接到了常州瞿家,瞿家家徒四壁,連一把椅子都沒有,三人就坐在一條破棉絮上繼續商談。

“我第一次見到秋白是1924年11月,姐姐同他一起到蕭山家中來的時候,當時姐姐已決定與沈劍龍離婚,她和秋白來家就是為商議這件事的。秋白給我的印象是文質彬彬,說話斯文,十分有禮貌。”楊之華的妹妹楊之英在《紀念我的姐姐楊之華》一文中這樣回憶。

奇異的是,瞿秋白居然和沈劍龍談得好很好,三人之間最後達成友好協議。

1924年11月27、28、29日,上海《民國日報》連續刊登三篇啟事:

沈劍龍楊之華啟事:自1924年11月18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係。

瞿秋白楊之華啟事:自1924年11月18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係。

沈劍龍瞿秋白啟事:自1924年11月18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係。

就這樣,楊之華由沈劍龍的妻子變成了瞿秋白的妻子,沈劍龍與瞿秋白成為朋友。

人們讀著新聞,議論紛紛,都感到十分好奇,這世界上真是無奇不有啊。

1924年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瞿秋白和楊之華在上海舉行婚禮,此時距王劍虹逝世僅僅只有4個月。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和楊之華

楊之華的父母反對女兒改嫁而拒絕參加婚禮,沈劍龍親臨祝賀,他送給瞿秋白一張6寸照片,照片上沈劍龍剃了光頭,身披袈裟,手捧鮮花,照片背面寫著四個字——借花獻佛。

婚後,瞿秋白對楊之華說,“我要雕刻一枚圖章,把‘秋白之華’、‘秋之白華’和‘白華之秋’三層意思,分別刻在三枚圖章上,以表示永恆愛意。”

“就刻‘秋之華’與‘華之秋’兩枚圖章,顯得簡捷和雋永呢。”她感動地說。

瞿秋白考慮再三,最後刻了“秋之白華”一枚圖章;他還在一枚金別針上面,精心刻了“贈我生命的伴侶”7個字,把金別針送給妻子楊之華。之後幾十年,楊之華一直佩戴著它。

瞿秋白感到不安的是,沈劍龍的父親沈定一對楊之華改嫁瞿秋白十分暴怒。他最終被迫同意楊之華和兒子沈劍龍離婚,但拒絕楊之華把他的孫女帶走。

1925年春天,瞿秋白陪伴楊之華回蕭山看望女兒。到達蕭山時天已經黑了,楊之華獨自走到過去的公婆家裡,要求看望女兒沈曉光。沈定一沉下臉,憤怒地說:“我不能讓你看她!”

最後,由於沈定一大姨太的幫助,楊之華才見到了女兒沈曉光:她在玩玩具。

她激動地走到女兒面前,高興地和她說話。

“媽媽,我告訴你,我的媽媽死掉了。”女兒沈曉光說,把手上的玩具給她看:“這是媽媽買來的。”

“我的好女兒,我就是你的媽媽。”楊之華說。

“不,”女兒說:“我有兩個媽媽,一個是你,一個在上海死掉了!”

楊之華眼淚奪眶而出。

不久,楊之華終於將女兒接到上海共同生活,沈曉光改名為瞿獨伊。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1929年瞿秋白楊之華在蘇聯

-1928年春天,瞿秋白攜楊之華前往莫斯科。第二年初春,瞿秋白肺病加重,進入列寧療養院休息,兩人分開了一個多月,他頻繁寫信給楊之華。以後,瞿秋白在共產國際機關下班回來的路上,總是買一些瞿獨伊喜歡的食品帶回家給她享用。

“我見秋白這樣愛護獨伊,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秋白無論在我和獨伊或其他人面前,總不使人感到獨伊不是他親生女兒,獨伊從小沒有感到秋白不是自己的親爸爸……”楊之華欣慰地說。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夫婦和瞿獨伊

瞿秋白和楊之華在蘇聯生活了13年,1930年7月回到中國。

1934年年初,瞿秋白離開上海前往蘇區,從此沒有任何音訊。1935年初春,楊之華才在報刊上看到瞿秋白被捕的新聞,繼而又看到報紙上“秋白被槍決於福建長汀”的新聞,她悲痛萬分,淚如雨下……

两度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还有他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從成為一位記者前往蘇俄採訪,就和革命漸行漸近了。瞿秋白的俄文水平無人出其右的,他曾立志要將俄國文學名著介紹到中國來,他完全可以成為作家、翻譯家、書法家或文藝評論家,這也是他的心願,他幾度想回歸文人身份,但終究因為性格猶豫,也因為大勢所裹挾,最終把青春和才華貢獻給了中共革命,兩度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在中共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記。

一經選擇,往往回頭無路,瞿秋白的榮耀與沉沒,都是他選擇人生的結果啊!

人物檔案: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譜名瞿懋淼,字熊伯,後改名瞿雙、瞿爽、瞿霜,字秋白。江蘇常州人,祖籍宜興。

1904年,5歲的瞿秋白進入私塾啟蒙讀書,次年轉入小學。1909年春天,10歲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學堂。1915年冬,因交不起學費被迫輟學。1916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五),母親金璇自盡,瞿父借了100多元買了一口棺材,又因無錢安葬,暫時寄存在瞿氏宗祠裡。

瞿秋白到無錫城南門外楊氏小學做鄉村小學教師。1916年年底,瞿秋白西赴漢口,進入武昌外國語學校學習英文。1917年春,瞿秋白來到北京,參加普通文官考試未被考取。同年9月,考入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免費入學)。1920年初參加了李大釗、張崧年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192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在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第二次是在1930年9月—1931年1月。1935年2月,在福建長汀縣被國民黨軍逮捕,6月18日慷慨就義,時年36歲。

1923年1月,瞿秋白跟隨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從莫斯科回國。陳獨秀給胡適寫信,希望他把瞿秋白的著作《赤都心史》推薦給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胡適答應了,並表示想介紹他到商務印書館當編輯。

瞿秋白謝絕了胡適的推薦,前往上海大學任教,投身於革命。

瞿秋白臨死前寫了一篇1萬6千字的遺文《多餘的話》,其中他這樣說:“我自己忖度著,像我這樣的性格、才能、學識,當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確實是一個‘歷史的誤會’。我本是一個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後還是‘文人積習未除’的。對於政治,從一九二七年起就逐漸減少興趣。到最近一年——在瑞金的一年實在完全沒有興趣了。”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楊之華攜女兒瞿獨伊離開莫斯科回國。新疆軍閥盛世才將中共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人以及由蘇聯回國途經新疆楊之華等130多人逮捕並關進監獄。“文革”中,楊之華被汙衊為“新疆叛徒集團成員”,被註銷戶口,押送秦城監獄,女兒瞿獨伊也被隔離審查。楊之華在監獄裡整整囚禁了6年。19

73年10月20日,楊之華在北京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