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夏花之绚烂》:生命的意义就是承担

“我感到逐渐虚弱,所以我趁着我还能觉出心中的烈火,趁着我的脑子还清楚,我就赶快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

人生其实简单又厚重,自然而然就是一生。享受也好,痛苦也罢,都是活着。

林清玄《夏花之绚烂》:生命的意义就是承担

1.

林清玄在《夏花之绚烂》中写到,他喜欢在午后到仁爱路中间的安全岛去散步,他会把鞋子脱掉,踩在略有凉意的草地上,好像这样就能感受到某一些乡村的情愫。

看着车辆驶过,而自己在这一处幽静之处淡然处之,使人感觉这闹市之中,好像有世外桃源。

这里有时会有一些鸟儿,麻雀、鸽子等等。

“有时候我会想,我多么像眼前这些鸽子,我们住在城市的高楼,却保有着一些田园的心情,能够找到有一点草、有几棵树的地方就感到心里得了安顿。”

的确,有时,景物相同,感受却不同,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满路奔波,无暇喘息。人们总是在假期时扎堆去往某个景点放松自己,却常常因为过多的游人集体出行,导致人们在旅途中常看到的是交通拥堵、人头攒动,通常旅行归来,精疲力竭。

其实,景色并不一定能过是名山大川,并不一定是文化胜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只要用旅行的心态去看,都是泛起点点阳光的风景。

有一天,林清玄在安全岛喂鸟,身边有个年轻的声音呼叫他的名字,原来是一位读者,然后便一起坐下,讨论林清玄写过的书。

“他似乎十分了解我,这令我有一点手足无措,脸竟红了起来。你可能不知道,我在集会里、在街头上很怕被人认出,我想,我是宁可躲在背后来观看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是如此,宁可躲在幕后,也不想跑到人前。有时不是因为内向,不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而是不想把心思花在这些与内心关系较少的事物上。

人活一世,短短几十载,有的人就是喜欢照顾自己的情绪,摒弃外界的诱惑和纷扰,当一个观众,而不是表演者。

林清玄《夏花之绚烂》:生命的意义就是承担

2.

这位年轻的读者,眉头总是紧缩,似乎有心结。最终他向林清玄吐露了困惑,他的一位朋友自行了断了生命,他不能理解。

那位故去的友人读的学校不错,没有情感纠葛,没有遗书,不知为何原因就结束了生命。

林清玄问对方,怎样判断那位友人是自杀呢?得到的答复是,那个年轻人死前穿了一套最漂亮的衣服,面貌安详,书桌上写了泰戈尔的两句诗: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时美如秋月。”

这应该就是遗书了。他或许想以死亡来追求生命的美,可是生命都没有了,何谈美。

正如林清玄在《弹性的生命》中所言,我们现代人正在失去尽情欢乐或尽情悲哀的能力,在生命深处,我们不会笑,也不会哭。

人如果没有了感情的波动,就无法从心出发,去体会世界的情仇爱恨,没有悲伤,也不会有快乐。人其实并不怕痛苦,怕的是麻木。于漫漫人生路而言,总会有一些阶段索然无味,但是如果走过那一段旅程,或许就能遇见另一段精彩。如果生命戛然而止,则断送了一切可能。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应该或得久一点,陪伴着他,不让他感受世间的悲凉;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应该活得久一点,最大的胜利就是生命的长度;如果你心无所欲,又有何惧怕呢?自然而然随着岁月积淀,看繁花落红便是。

生命的真正意义其实简单:那就是自然的去承担。

林清玄《夏花之绚烂》:生命的意义就是承担

3.

林清玄的年轻的读者问他,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为什么现在的人都那么不重视生命。林清玄没有马上回答,他一路思索,得出三点思考:

一是现代的年轻人比从前自私。自私的人才会不考虑父母、朋友、社会,突然离开。

二是茫然,缺乏理想的色彩,没有价值的追求。年轻人从小都到大都在考试,最后产生价值危机,茫然走向死亡。

三是经历的考验太少。从前的孩子要面临很多现实的具体的考验,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的孩子不需要挣扎就能成长,缺少了心智上的锻炼,面对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

林清玄提到一位旅居画家的父亲,这位父亲离乡到国外打拼,在餐厅当侍者,为了能多赚一点小费,像狗一样趴着去吃外国人倒在地上的饭。为了妻儿,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尊严。父亲最终成为老板,还把孩子培养为画家。

“生命最尊贵的意义原来正在这里:为别人活着,活到忘记自己痛苦的地步。”

包利民在《这是我的答案》中写到,一位老师给同学们上课,讲了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坐船出游,遭遇海难,救生艇上只剩下一个位置,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后,女人站在渐渐沉默的轮船上,向男人喊出最后一句话。

老师让同学们猜女人最后向男人喊了什么,有人猜“我恨你”,有人猜“我瞎了眼”,有人猜“我爱你”,答案是“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原来女人在出发旅游之前已经患有不治之症,这次出行不过是实现一生的夙愿,面临生死抉择时,他们选择让健康的人活下来去照顾他们的女儿。虽然,这个男人在往后余生中都在道德的指责中度过,但是为了能够把孩子抚养长大,他愿意承担一切误解与流言,甚至是女儿的不解与怨恨。

人生本就短暂,人们常说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是可以扩宽生命的宽度,加深生命的深度,充实自己、友爱他人、丰富灵魂,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生命有长度可言。如果没有生命,则一切都是虚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