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祕訣...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本文共2967字 閱讀約需3分鐘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事情起源於前幾天,我在群裡瞄到有個老粉絲說:看著她(教主)一路成長,真的感受到了特別大的鼓舞。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這個公眾號的存在對於新粉老粉而言,是兩種不同的意義:

第一種,是純粹地學習和成長;而第二種,則是精神鼓舞。洩氣了,頹廢了,就過來看看:

你看,教主的起步和我差不多,但她努力了三四年,就發生了質的變化,我應該也可以的!奧利給!!

嗯,可以說這個公眾號,以及背後做這個公眾號的人(我),應該算是很多人前方一盞燈的存在吧,我很明白它的意義有多大。

就像,我自己也有喜歡的博主,只要看著她們一直在進步,我就可以一直被鼓舞著向前。而她們長時間不更新,我就會感覺自己生活裡缺了點什麼。

不過,相比看到她們一直在進步的結果,其實我更想知道:她們如何保持一直進步的?為什麼可以一直那麼有衝勁兒?等等等。

所以,在換位思考之下,我自己作為被喜歡著的博主,今天也想跟大家聊一些內在的東西:我,是如何推動自己持續進步的?

內容可能不是特別成熟,因為這也是我最近才想通的事兒,但依舊希望寫出來能給大家一丟丟啟發。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先問大家個問題啊:「一直進步」的反義詞是什麼?

來康康我們自己的狀態就知道了:一直進步的人,每天活力滿滿,幹什麼都賊有動力。而我們自己呢?經常性頹廢倦怠...

說實話,以前我也經常性頹廢,而且要花好長時間才能調整過來。並且我當時對頹廢的認知是: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我頹廢就是因為最近做的事情沒幹好,經常被失敗打擊,所以就頹了,等自己緩過來了,才可以繼續往前走。

被失敗打擊以至頹廢,這確實是造成無法進步的一種原因。沒動力了嘛,自然也沒法往前走了。

但事實上,我們還忽略了另外一種,導致自己無法進步的因素。

來聽我講個故事啊:很久很久之前,我在一家新媒體公司工作。剛進去的時候,幹勁滿滿,面對著自己期待的長文寫作,想想都覺得很帶勁,每天工作賊嗨。

一開始,我寫一篇文章需要一整天,後來,漸漸培養出了手感,也掌握了套路,寫一篇文章只需要2小時。在從小灰變得孰能生巧的那段時間裡,我特別興奮,覺得自己有了巨大的進步和成長。

但慢慢地,事情的苗頭有點不對了...

在短暫的興奮過後,其實陪伴我更長久的

東西是:我對這份工作漸漸沒了激情...

說句不好聽的,那時候在公司的自己,感覺上就像是一臺機器,每天到點打卡,到點下班,炮製著流水線一般的內容。

今天把這個例子講出來,我是跟胖友們想說:

我們往往以為,讓自己停止腳步的,是失敗帶來的挫折感,但其實,當我們對一件事情太熟悉了,太‘成功’了,也會讓自己產生懈怠和頹廢。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上面的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當我們做對自身能力而言,太難的事情時,我們會沒有激情。而當我們做對自身能力而言,太簡單的事情時,我們也會沒有激情。

舉個特別接地氣的例子啊。

比方說,你去打乒乓球,對手是國家隊的張怡寧,和她打起來,你可能一個球都接不住,於是,兩把之後你就挫敗感滿滿了,再也不想玩了。(更別談進步)

但如果反過來,假設你的技術很厲害,而跟你打球的是一個小毛孩子,那和他打起來,兩把之後你也不想玩了,因為對方總是接不住你的球,甚至還會讓你覺得打球沒意思。(也談不了進步)

在這個例子裡,第一種狀況就是指:做對自己而言太難的事情,會導致自己沒有激情,徹底頹廢;而第二種狀況則指:做對自己而言太簡單的事情,會導致自己沒有激情,徹底倦怠。

在這兩種沒激情的狀態下,人是不可能往前走,也不可能進步的。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什麼情況下能進步?

你和對方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時候,那一來一回之前,你們倆都會很集中注意力,很享受,很有挑戰性和進步感。

這裡我舉的是打球的例子,那麼切換到工作和學習中,則指的是:

你和你面對的任務,也要勢均力敵,這樣才不會讓你因為簡單而倦怠,也不會讓你因為太難而頹廢。你們才可以切磋著上升。(或者可以給它取個名字叫“螺旋式成長”?hhhh)

所以,其實持續進步的原則就是:不要碰對自己而言太難的事,也不要在自己熟悉的程度停留太久,要有意識、有坡度地規劃,才能一直推動自己以最集中的注意力和最好的狀態往前走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下面想分享我自己的案例。我是如何有意識有計劃地讓自己慢慢走上更高一層臺階的。

敲黑板啊,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慢慢”,一個是“更高一層”。

所謂的更高一層指的是:

對於我自己的核心業務,我在不斷地深挖精進。

打個例子,我的核心業務是寫文章,那其實很早就關注我的胖友們可以看到,我不斷地在謀求內容上的升級。

比如,之前寫文章是寫個人經歷,個人想法;後來寫文章,是寫從書裡學到的知識;而現在

寫文章,每一篇必須是知識和實際經驗的結合,甚至我還想把它們總結成能幫到所有人的模板。(像之前的覆盤模板~ 不知道胖友們有沒有感受到我在內容上的慢慢精進hh)

而除核心業務之外,我也在不斷地拓展。比如,以前只用文章的形式,現在還增加了視頻這個新領域。

也就是說,不管在橫向和縱向上,我都在拓展。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保持進步感和新鮮感。

而所謂的慢慢呢,是我最近體會比較深的一點:

前段時間,我在文章中給大家看了一個多任務處理的表格。講我用多任務處理的方式,一週產出了2篇文章,2條視頻。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第一週我確實做到了,但是做了一週就感覺到亞歷山大,產生了厭煩的感覺。這不是說多任務處理這個方法不對哈,而是我對自己的預估太高了。

以前我的極限是,一週產出3篇文章。我本以為,現在可以給自己調高一點閾值了,變成一週2篇文章,2條視頻。

但,由於對我而言視頻是新領域,它會更耗費我的時間和心力,所以2條視頻的工作量其實相當於3篇文章。

那這就意味著,我一週除了其餘瑣事,突然從之前的3篇文章加強為了5篇文章。坦白說,這個臺階我跨的太大了,大到我自己都喘不過氣來,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所以第二週,我給自己做了及時的調整,把一週的工作量改成:2篇文章,1條視頻。(這個量相當於從以往的一週3篇文,慢慢調高到了一週4篇文)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這樣的慢慢加量之後,我自己能hold住工作節奏了,心態也穩了,而也有時間更仔細地去研究每一個任務。

以後呢,等我熟悉了這種節奏,為了防止自己因為孰能生巧產生倦怠感,我還會再慢慢往上調整自己的閾值


分享我保持「 不斷進步」的小秘訣...


這篇文章可能看起來不是那麼高大上,有點碎碎念,但這確實就是我慢慢調整自己,讓自己能保持住激情和進步的一個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丟丟啟發。

最後,強行總結一下:

當我們對一個任務產生了厭倦或倦怠的情緒,一個原因,是你太熟能生巧了,你需要給自己做一個升級,可以慢慢給自己提高臺階,也可以去嘗試點新的東西;另一個原因,則是你給自己錨定的難度太高了,打消你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所以,持續進步這件事,需要你經常考量自己的能力和自己面對的任務,儘量去做和自己勢均力敵的東西,慢慢進行螺旋式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