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番茄滯銷地圖:開年來行情持續走低,這輪難賣有多嚴重?

雲南怒江州瀘水市上江鎮蠻英村

還有將近6000多噸番茄在地裡……

玉溪元江2000餘噸番茄仍未找到銷路……

攀枝花米易縣15萬噸……

潼關縣代字營鎮50餘萬斤……

淄博市高青縣花溝鎮雙柳樹村仍有幾十萬斤番茄未賣出去

楚雄元謀番茄價格大跌……

往年能夠買到3元一斤的番茄……

現在0.3元一斤都沒有人要

飄紅的數字

鏈接的是今年番茄豐產不豐收的事實

省略號的背後

是一張張還在地裡面對著紅彤彤的番茄發愁的臉

而現在部分產區

番茄的行情仍維持在低位水平

詳情請繼續往下看▼

▼雲南怒江州瀘水市蠻英村:將近6000噸番茄還在地裡

“村民已採摘番茄10多天了,只賣了3000噸,還有6000噸還在地裡賣不出去。”

“時至3月6日,我賣了1000多斤番茄,才賣到200多元,1斤西紅柿才兩毛錢一斤,如果是去年1000多斤,現在至少也有2000多元收入了。”農民李文昌一臉愁容說道。

當地政府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已經進行了幫扶銷售,可是情況仍舊不容樂觀,目前仍舊有將近6000噸番茄在地裡面臨滯銷。

“現在很多農民都已經放棄了,因為沒有客商來收,只能夠眼睜睜看著番茄壞掉。”蠻英村委會主任胡友華說。而由於番茄不好保存,每一天,在怒江都有數千斤的番茄壞掉。

截止3月7日,蠻英村1800多畝的番茄賤賣了3000噸,將近6000噸番茄還在地裡。

胡友華說,蠻英村每年的蔬菜種植規模達2600多畝,去年,全村蔬菜收入達3120萬元。今年村裡的番茄大豐產,但受外地市場影響,蠻英村種植的番茄價格大跌,有的甚至找不到銷路 。

村民們努力挑出最好的番茄

▼四川省攀枝花米易縣:種植一畝番茄要虧損5000元左右

一位楊姓果農表示,由於採摘人工成本較高,番茄賣價又低,“現在合作社農戶寧願番茄爛在田裡,也不願花費人力物力採摘番茄。”

“虧得慘!去年同期一斤能賣2.5元-4元,3月1日那天跌到1毛5,今天雖然略好點,但也連3毛錢都賣不到。”米易縣綠怡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冷天華十分焦急。

作為米易縣規模數一數二的番茄種植專合社,綠怡果蔬合作社現種植番茄約500畝,現在囤積著找不到銷路的番茄約2000噸。“已經倒掉了幾十噸!”冷天華表示。

米易縣鑫農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曾茂宏、平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趙平建也向記者反映了同樣的問題。曾茂宏的合作社還有7000噸番茄賣不出去,“農戶都不願意繼續採摘了。”趙平建則表示,合作社的農戶為了減少虧損已經開始大面積的移除西紅柿轉而改栽其他蔬菜了。

冷天華說:“採摘人工成本較高,番茄賣價又低,現在合作社農戶寧願番茄爛在田裡,也不願花費人力物力採摘番茄。”。一位菜農表示,一畝地承包費是3500元,一畝番茄只能賣1500元,連一張遮陽網費用都不夠,只能把番茄藤剪斷,作為來年肥料。

綠怡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戶冷天林算了一筆賬,去年市場收購價公斤在5元左右時,農戶種植一畝番茄可收入30000元。但按近期最高的每公斤0.6元的市場價,按3天採摘一次的頻率採摘番茄,加上人工費和儲存費,農戶種植一畝番茄要虧損虧5000元左右。“我已把種的番茄全部扯了改種豇豆了。”冷天林家的番茄今年預計要損失1萬元左右。

米易縣傾倒在道路旁的番茄

其實

早在今年1月中旬,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代字營鎮瀵興村留果大棚的西紅柿進入成熟階段,種植戶介紹,代字營鎮有3個大棚西紅柿種植片區,每個片區大約40棚,每週能出產2萬斤,一直能收穫到今年春節。大量的西紅柿陸續成熟,但豐收的西紅柿出現了滯銷,讓種植戶喜憂參半。

2018年1月13日18:57,一篇題為《誰能幫幫西紅柿種植戶》的帖子在愛濟南客戶端被點爆。帖文中,種了三十年西紅柿,臨沂費縣鑫鑫西紅柿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安柱疾呼:“我們這裡的西紅柿價格三天來都是0.6元一斤,種植戶賣個好價錢的希望徹底破滅了!遇上這樣的行情,種植戶苦不堪言,誰來幫幫我們?”

今年2月初,據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萬鑫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栓柱介紹,合作社種植西紅柿的大棚有400多個,其中65個大棚的首批西紅柿已經成熟。可是由於銷路不暢等原因,出現了滯銷情況,有20多個種植戶改種其他蔬菜。

3月7日,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古塔街道果園村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郭剛面對滯銷的西紅柿發了愁。“俺前年建的新溫棚,投資了近10萬元,去年西紅柿價格高,現在這個季節,1斤賣2.8元左右,並且供不應求。今年雖然經歷了2場大雪,但俺管理得好,對西紅柿影響不大,春節前就已經上市了,就是價錢低,1斤才6角錢,根本顧不住本錢。”十里鋪社區居民苗紅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