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当文明的曙光初照中华大地 ,艺术之花也随之萌发 ,最为璀璨夺目的当属彩陶。彩陶是原始社会最发达、最杰出、最光彩的艺术成就 ,它的产生是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的一次伟大飞跃 ,是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创造性的想象力的物证。

这一艺术形式是对生活进行思考的产物 ,对平衡、对称、比例、曲线美的认识 ,对体积 ,重量和空间划分的综合感觉的发展。这体现出人的“睡着的力量”和感官的成长 ,继而唤醒并感染其他人。

· 谷粒纹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彩陶的起源与定居农业密不可分。当先民们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依靠稳定的农业收成有了固定的居所,彩陶才应运而生。在这件半山类型的双耳壶上,颗粒饱满的谷穗被细致地描摹,寄托着绘制者对丰收的殷殷期盼。

· 旋涡纹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对于水源的依赖,在人类历史上衍生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水崇拜时期。河流孕育了生命的希望,而洪水又带来了灾难,复杂的情感化作了多变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阵阵涟漪、潺潺溪流和滔天巨浪。而人类就是这样在历史长河的激流中,乘风破浪地发展着和创造着。

· 四大圈纹几何纹·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前排右侧双耳罐上复杂而有序的双耳罐和它周遭彩陶上圈纹中的网格,是否让你想起了阡陌纵横的良田?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4000余年的马家窑文化中晚期,原始先民在黄河上游的台地上开垦出了大量的农田,而这一时期的彩陶上大量出现的四大圈纹,也为我们记录下了黄土高原上农业文明的曙光。

· 神人纹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颈部眼睛状的图案和丰乳肥臀的神人形象,都使得这件彩陶透露出某种宗教的色彩。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绘制图案的棕色彩,是由红色和黑色组成的复合彩。这说明,当时的古人已经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的比例,来调配更加多元的色彩。

· 塑形人头像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当彩陶的绘制技术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后,先民们又开始运用塑形,使艺术的表达更加多元与生动。这个立体的人头像位于器物的壶颈处,人物的眉、眼、鼻、嘴,都以凹孔的形式表现出来,脸颊至胸部间则用黑彩描画出披散的头发。透过它,我们仿佛看见祖先真实的相貌。

· 网格纹塑形盘蛇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这件敞口罐上刻画了一条首尾相接,蜿蜒而上的灵蛇,网格状的花纹生动地表现了鳞片的质感。在埃及文化中,蛇的形象也频繁地出现在艺术品中,人们认为它具有令生命重生的神力。不知道当先民制作这件精美的彩陶时,是否也寄予了与之相同的情感期盼。

· 太阳纹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这是人类意识觉醒时感悟到的自然规律与无尚神力,也是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神圣描摹与崇拜对象。原始先民为了生存而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时发现,太阳出来给人以光明、温暖和生机,太阳西落给人带来黑暗、寒冷且失去生机。太阳的来临带来春夏一派生机,太阳远去带来秋冬的寒冷和死亡。从而发现太阳在主宰着万物的死与生,于是原始先民对太阳产生了敬重和畏惧的心理。太阳成了原始先民的崇拜活物,形成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的信仰,成为太阳神话产生的源泉。

· 舞蹈纹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器皿,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纹 ,内彩特殊 ,在内壁的腹部画有四条平行的圈带纹 ,口沿处也画有一道圈带纹 ,上下两组圈带纹之间画有三幅相同的五人一组的舞蹈画面 ,舞者手挽手 ,面向一致 ,排列整齐 ,每个舞者头侧系着象发辫一样的带子 ,摆动一致而有节奏 ,两条腿略有弯曲成踏歌状。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这场7000年前的舞会场面:明月当空 ,旷野上响起了热烈召唤的鼓声 ,伴和着骨笛 、陶哨 、石磬等乐器激越恣肆的音调 ,随风飘荡在漫无边际的夜空中。结束了一天辛勤劳作的氏族成员们 ,成群结队奔向篝火晚会。他们身披兽皮和麻衣 ,装饰着象征某种动物的头饰和尾饰 ,佩戴着骨珠 、兽牙 、蚌壳等串起的饰物,投身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饮用着酿制的仰韶美酒,随着振奋人心的强烈节奏 , 无拘无束地唱着 、跳着 、歌啸着 ,毫不矫饰 、毫不保留 ,向着青山大地坦露自己的真情怀 、真性格 ,倾诉自己的所欲所感 。

泥上7000年:彩陶里的原始中国!

人是最社会化的动物 ,劳动是集体的 ,舞蹈最初也是集体的。舞蹈纹彩陶盆的手挽群舞,为我们再现了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纯朴与美好。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它的造型、功能、和纹样都反映了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生活、生产及审美状态。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懂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的路。探秘史前绚烂的仰韶文化,对于我们重建中华历史、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意义重大。仰韶文化是一面神奇的镜子,它涵盖多个方面,充斥着远古先民的伟大智慧,折射着我们7000年前中国的样子!(供稿:仰韶酒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