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剛剛結束的第98屆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決賽,出人意料的上了國內的熱搜。


大家關注的點倒不在於靜岡學園是如何在0-2落後的情況下實現逆轉、時隔24年後再次奪冠的,而在於決賽現場觀賽人數超5萬這個數字上。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前一天剛剛經歷國奧無緣東京奧運的中國球迷,許多人在網上留言羨慕日本高中足球的盛況。


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確實足以讓我們驚歎與豔羨,儘管提到中國足球我們總不免搖搖頭,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如今國家對於校園足球的大力扶持下,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面孔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00後的足球小“青年”。他用課餘時間追求自身的愛好,用絕不服輸的信念詮釋著青春。


他不僅在學校是個學霸,甚至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一場都不要輸,必須拿個冠軍!”

如果有這麼一個小學生,在四年級時就能在足球校隊中擔任主力中後衛,並且連續兩年獲得過區級足球聯賽冠亞軍,你覺得他還可能是個學霸麼?


大多數人可能會佩服於他小小年紀所擁有的足球天賦,卻未必會對他的學業抱有信心。


李世哲,恰恰是這樣一個集語言、運動、學習於一身的三料“學霸”。

年僅11歲的他,不僅英語、西班牙語俱佳,足球、網球、籃球樣樣精通,學習成績亦是名列前茅。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他有著豐富的興趣愛好,不僅喜歡看書,還能夠彈得一手好鋼琴,寫得一手好書法。

但你若要問他最喜歡哪一項,那他的答案一定是——踢足球。

面對比賽,甚至只是訓練賽,他身上的那種不服輸的衝勁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一場都不要輸,必須拿個冠軍!”,這是李世哲為自己打氣說的話,當然對他而言,這句話裡的比賽早已不限於足球的範疇,他從小就是個做什麼事都想要做到最好的人。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課堂外的綠茵場上人們總能看到李世哲的身影,從小學二年級到現在,他已經踢了快兩年的足球。


經歷了從右邊鋒到中後衛的身份轉換,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腳邊這顆球的熱愛。

“我更喜歡團體運動,團結力量大嘛!”

每次開始踢球前,李世哲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搬放球門框,齊心協力的合作讓他對球場的熱情更加高漲,“我更喜歡團隊運動,孤軍奮戰不如團結力量大。”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他們年紀雖小,卻對“團結就是力量”有著超出常人的切身體會,唯有全隊擰成一股繩,彼此信任,才能夠更好地傳遞腳下的足球,贏取分數。

李世哲是一個很純粹的孩子,面對每一場比賽他都保持最原始的熱情和最真切的渴望,希望不輸,希望拿下冠軍。


當然熱情從來不能對完美的結局打包票,但能在實現它的過程中讓人們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偶爾的失敗也是一種財富,李世哲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如果輸了比賽,他總會給自己加油鼓氣:下一場繼續努力,總會贏一場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燃起鬥志的最佳動機,叫做熱愛。

“男子漢受一點傷,沒有關係!”


李世哲的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自己的方法論。

她說孩子在選擇興趣愛好時,必須做好決定,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下去。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當然作為母親,也會擔心孩子因為賽場上的碰撞而受傷,或者因為輸了比賽傷心難過,但她告訴李世哲:因榮譽而受的傷,是最閃耀的勳章。


所以對於受傷這件事,李世哲也總是雲淡風輕地說:

“男子漢受一點傷,沒有關係”

李世哲的父親是一位鐵桿球迷,常常陪伴孩子一起感受足球的魅力。日常生活中他有空就會和兒子一起踢球。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父親打趣地說“兒子的技巧現在已經超過我啦。”

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僅是個學霸,還將足球“踢”出了校門


成長是一個令人喜悅的過程,不論成功還是失敗,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我們便已經與最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李世哲用自己的勤勉,為我們詮釋了青春的另一個詞語——全力以赴,正好似“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泰戈爾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們熱愛這個世界的時候,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是的,許多事情並不需要太多意義,畢竟很多時候,熱愛,就是意義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