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爲什麼又叫「觀世音」?有哪些典故和歷史?

腦洞人物史


觀音菩薩,佛教當中一位非常知名的大菩薩。在佛教典籍中,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被稱譽為佛教四大菩薩,通常是一個女性形象,手中持楊柳樹枝和淨瓶,據說他手中的淨瓶有無量法力,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可普渡人世間一切的苦難。佛教塑像中,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助手,和大勢至菩薩分列阿彌陀佛兩脅侍,並稱“西方三聖”。

在真實的佛教歷史上,觀音菩薩是經高僧翻譯而來到中土的,就有幾種不同的版本解釋。鳩摩羅什將其譯為觀世音,唐僧玄奘將它譯為觀自在菩薩。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而去掉中間的世,改為觀音菩薩,寓意為普度眾生,關注世人諸般疾苦。

明朝後,中華大地上也流傳許多關於觀音菩薩的民間故事,最常見的一個,說它是天界的一位仙子,名慈航道人,慈航道人在天界蓮池邊曾與眾人談論佛經,看到人間許多疾苦,人們愚昧不能解脫,因此自願來到世間渡人脫離苦海。在佛教中,觀音菩薩有33化身,可以用你所接受的方式來點化,這個知識你學到了嗎?

亦文亦物出品,原創不易,關注看更多有趣、經典、實用的傳統文化小知識


亦文亦物


在佛經中,本名觀世音,意喻觀世間之音,尋聲救難。只因唐朝避李世民諱,簡稱觀音。

這尊大菩薩,又稱觀自在,又稱大悲主,又稱大無畏者。等等百幹萬億化名化身。

慈航普度是對其最高的評價,為化渡眾生成佛,捨棄佛位佛果,以菩薩的願力救護眾生。

另外,他還是瑜珈門的祖師,曾化身度母為女身,《西遊記》中讓唐僧做的就是"入我瑜珈門",歷史上唐玄奘到印度取的經是《瑜珈師地論》,此論為彌勒菩薩作。究其原因,此菩薩乃七佛之師,亦為眾佛之師,會的當然多了。他還是般若部的大導師,是智慧的象徵,"智慧菩薩母”,《心經》就是由她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