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背街小巷再添保洁神器,每平方米路面尘土残存量低于10克

东城背街小巷再添保洁神器,每平方米路面尘土残存量低于10克

安旭东/摄 资料图


中心城区背街小巷再添“深度保洁神器”。记者今天从东城区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本月底,背街小巷“吸尘器”和“洗地神器”将覆盖东城区的所有街道,街巷胡同的干净程度也随之再度升级,背街小巷也要和一级街巷道路“对标”,使得每平方米路面上的尘土残存量达到低于10克的高标准。背街小巷中的废弃物,停留时间则不得超过15分钟。

在前门街道草场七条不宽的小胡同内,远远传来轻微的机器“嗡嗡”声,声音由远及近,新引进的背街小巷“吸尘器”缓缓开来。司机李宝龙驾驶着如同迷你小坦克般的“吸尘车”忽左忽右在胡同中穿行,而另一名环卫工人高鸿志则双手紧紧握住与车身相连的吸尘炮筒,将吸尘头伸入胡同墙根处栽种的绿化带,将平日里靠扫帚也特别难清除的落叶落花轻而易举吸入吸尘器内。“我们大概算了一下,一天这么吸下来,大概能从胡同的路面上吸出20到30公斤尘土。”记者注意到,经过实测,背街小巷“吸尘器”的有效工作时间可达8小时,充满电每小时可以完成2500平方米的吸尘作业。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街巷道路上的尘土残存量如今已开始“以克论净”。所谓“以克论净”,指的是道路清扫之后,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用特殊的机器将路面上的尘土收集起来进行称重。

说起道路清扫标准,其实经历过由粗到细几个阶段。东城区城管委环卫科科长董晓君告诉记者,最早的时候,道路清扫以“肉眼看不见路面脏”为主要的考核标准,比如,不能有暴露垃圾、果皮纸屑,也不能有烟头等,相比之下管理比较粗放。而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市提出了要用“绣花工艺”来整治街巷胡同。于是,对道路清扫的考核标准也渐渐开始量化,比如,利用机械设备为路面的尘土来进行称重,以此来检测路面干净与否。

去年,东城的一级街巷道路尘土残存量要求不超过每平方米10克;而对于背街小巷来说,尘土残存量则不得超过每平方米25克。按照今年的最新要求,背街小巷的干净程度再次升级了,背街小巷也要和一级街巷道路“对标”,路面尘土残存量同样不得超过每平方米10克。除此之外,背街小巷中的废弃物,停留时间则不得超过15分钟。

今年,为了让背街小巷通过“深度保洁”展露新颜,东城再添两员大将。董晓君介绍说,草场胡同里率先投用的是一种背街小巷“吸尘器”,像这样的“吸尘器”全东城一共有144台;此外,还准备了一种背街小巷“洗地神器”,全东城共有78台。这种设备一边洒水,一边不停转动大刷子“唰唰唰”地洗刷着地面,车后端还有个刮水器,能将地面上的积水统一刮净回收。经过“洗地神器”冲刷清洗过的路面,简直比拖把擦过的地面还要干净。

目前,东城区已有三分之一的背街小巷开始使用这种深度保洁设备,预计“五一”前将基本覆盖东城的所有街道。“背街小巷‘吸尘器’在前门草场地区试用后,胡同的道路尘土残存量直降到了每平方米7克,效果非常好。”董晓君说。

“五一”前,东城将实现三重组合的街巷道路清扫模式。主要大街靠大型环卫洗扫车辆进行保洁,背街小巷则依靠“吸尘器+洗地神器”双重组合的方式进行保洁。当然,人工保洁也必不可少,一些如口香糖、小广告、油污一类的顽固污渍,还需要环卫工人手动清除;机械设备对路面连吸带洗后,环卫工人还要再进行一轮“查缺补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