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息自主應該如何發展?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進入停擺,而隨著疫情的發展,逆全球化的浪潮也開始風起雲湧。2018年,2019年,貿易戰已經讓我們認識到了中國信息安全的脆弱。

如果中外交流受到干擾,那麼中國的信息安全會出很大問題。我們的所有辦公電腦都是X86處理器,Windows系統。我們各行各業的應用軟件大多在這個平臺下開發。

且不說後門漏洞的問題,萬一斷了供貨,我們要倒退40年嗎?

對此,中國也很著急,所以有了計劃要推行自主的操作系統,現在機關單位替代掉Windows,但是從德國幾年的Linux替代Windows過程來看,這種嘗試是完全失敗的。

慕尼黑2006年就在機關中用Linux替代Windows,結果10年後不得不換回來。

中國的信息自主如何才能不重蹈德國的覆轍呢?正確的道路應該怎麼走呢?我們來看一下。

中國的信息自主應該如何發展?

一、 中國的信息自主家底

信息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中國從80年代開始辦公自動化,逐步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普及電腦,90年代,隨著Windows平臺的出現,各個單位基本實現了辦公自動化。

2000年後,各個機關單位的局域網建成,開始在Windows平臺上搭建OA系統。一些金融類企業則使用IQE三家公司的解決方案。

至此,中國的信息化基本成型,完全依賴於美國公司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中國的所有考試認證,都是基於美國公司的產品,考信息化,就是考微軟產品的使用。全民學計算機,實際上是學英特爾的產品,微軟的產品,IBM的產品,Oracle的產品。

中國很早就認識到這種不自主,完全依賴於美國公司建造信息化的問題,除了後門等安全問題,經濟問題,還有依賴的問題,所以中國很早就開始搞了一些自主產品。

在芯片設計上,中國幾乎做全了全世界的指令集,MIPS發展來的龍芯,Alpha發展來的神威,X86的兆芯,ARM的華為海思、銀河飛騰,甚至Sun、IBM、IA64這些小眾指令集,中國都搞過。

操作系統上,中國基本是修改開源版本,搞Linux的發行版,Unix的版本。產生了無數所謂的國產操作系統。後來安卓興起,也搞過安卓的變體阿里OS。

芯片製造上,中芯國際保證了芯片製造能力在本土,只是工藝落後了先進水平幾代。

就是說中國還是有一些家底的,只是應用的不多。除了華為手機用海思芯片以外,電腦大家還是用X86和Windows,我們的信息系統還是基於外國公司產品的。

二、 中國的信息化道路應該怎麼走?

就需求而言,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需求的停止,國產產品已經能很好的滿足需求了。

在軟件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大約奔騰3處理器(對應ARM時代,高通8260,第一代小米手機)的性能,已經可以比較流暢的打字、製表、製作PPT,訪問數據庫了。

目前,中國自己研發的處理器,即使採用中芯國際的工藝製造,性能也是足夠的。

現在的問題是操作系統沒有生態,沒有足夠的硬件和軟件支持。

你讓用習慣的Windows平臺的人員換平臺,就必須給它們把功能做全了,保證他們日常使用的軟硬件正常使用。

而目前的做法,推行一個UOS,推一些採用國產芯片的電腦去替代是不怎麼靠譜的。

用戶換平臺轉換成本太高。

中國要切換信息安全,一是要小步分類來走,二是要提供成套解決的完整方案,而不是零敲碎打。

三、小步分類

所謂小步分類來走,就是要看情況來做自主。

第一類對於沒有開發系統,只是打字製表用OA,打印個文件的需求。這屬於弱相關,可以把平臺整個換掉,譬如機關單位不安裝行業應用和程序,只用來打字辦公,功能類似於打印店的電腦,這是可以全換的。只要做好需求就可以。

你給這些人一臺使用ARM處理器,安裝Linux的電腦,只要把這個系統做的像Windows,能連接他們以前用的打印機,它們是沒有感覺的。

這類可以完全搞自主。

第二類是有歷史上開發系統的電腦,這類電腦大多在WindowsXP時代,基於IE6瀏覽器和當時的編程環境開發了應用程序,因為業務不便,一直使用老程序。

要更換Win10,就有程序重新開發的不必要成本。

這一類,可以軟件不自主,硬件自主。

軟件還是用原來的WinXP,Win7,反正也不用買新的,不怕斷供。

硬件上,用中國自主的兆芯處理器電腦,替代掉以前的老舊電腦。最低成本實現過渡。

第三類是專用系統,這類需求與生態系統結合的比較緊密,要更換生態系統或者處理器很難。移植成本很高。這一類就可以緩一緩暫時不更新。

四、 成套方案

所謂成套方案,就是要考慮整體性。對於前文所屬的第一類需求,不能只給操作系統或者只給芯片,而是要給一套方案。

考察用戶的日常所有需求,把用戶用的所有硬件驅動都預裝了,把用戶所有常用的軟件都找到替代方案,並且把使用習慣調的和以前一樣。

而背後使用的技術,可以完全自主化,譬如用華為鯤鵬920的處理器,讓中芯國際流片,用紫光的內存,用長江儲存的閃存,用京東方的屏幕,安裝UOS系統,用WPS辦公軟件。

對用戶來說,不知道這臺新電腦用了什麼自主技術,他只要用起來與以前的電腦沒區別,他常用的功能以前怎麼用,現在還是怎麼用就行了。

這樣小步分類,成套解決,中國的信息化自主就不會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