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清 寿山石李白醉酒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寿山石人物雕刻里,“李白醉酒”是非常传统的文人题材,北京故宫里就收藏有一件清代的寿山石雕李白醉酒摆件,白色的寿山石上点缀鲜红巧色,即便是历经时光变迁的老寿山石,依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清 青玉太白醉酒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除了无数优秀的诗歌名篇,李白还留给后人一个好酒的“诗仙”形象,“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写过许多与“饮酒”、“醉酒”有关的诗句,历史上也有不少李白醉酒的传闻,以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李白”最广为人知:“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林飞 高山石《太白醉酒》雕件

福建东南拍卖201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一位豪放不羁、倜傥不群的千古“醉诗仙”,怎能不引发艺术家的追慕呢?无论是玉雕、砚雕、木雕还是寿山石雕中,“太白醉酒”这一题材都长盛不衰。前文提到的清代的寿山石雕李白醉酒摆件,身着圆领袍的李白半躺于地,倚靠着一只敞口的酒坛,坛中显然酒水空空,而早已喝醉的李白意态轻松,如同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般,浑然不觉——这也成为了寿山石雕“李白醉酒”的经典形象,林飞作高山石太白醉酒雕件也沿用了这样的形象,但整体雕刻更加舒展而具有浪漫的气息,作者强调了李白飘飘的宽大袍袖,它包裹着圆滚滚的酒坛,李白正觑眼瞧着酒坛的坛口,醉醺醺的气质油然而生,整件作品饱满圆润,更适于把玩。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荔枝洞石 《太白醉酒》人物摆件

福建东南拍卖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另有两件荔枝洞石太白醉酒人物摆件也是在传统的造型上改进与衍生后的创作,其中之一还利用了荔枝洞石天然的界限分明的红白二色进行巧雕,以红色部分雕刻醉倒的诗仙,而半透明的白色部分则雕刻为他所枕着的书册,虽然没有雕出酒坛,但红色的石材表现出的李白,却暗示着醉后的酡红,堪称巧思。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荔枝洞石《太白醉酒》人物摆件

福建东南拍卖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这种以红色暗示酒醉的巧妙构思,几乎成为寿山石雕“李白醉酒”题材的经典手法,林飞作芙蓉石太白醉酒摆件彻底摒弃了李白醉倒在酒坛边的造型,而是另辟蹊径呈现“醉扶归”的形象,以芙蓉石的红巧雕刻童子一手提灯一手搀扶着醉后的李白前行,背景是乳白色的芙蓉石雕刻出的、缭绕着云彩的圆月,营造出了夜晚醉归的气氛。郑幼林所作善伯洞石太白醉酒方章则在方寸之间的章顶,利用红巧雕刻出手扶酒坛而立的李白,周围云气缭绕、又加之长剑装饰,突出了其翩然不羁的“诗仙”气质。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林飞 芙蓉石太白醉酒摆件

福建东南拍卖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李白或许不是最能饮酒的人,却无疑是醉得最诗意的人。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郭懋介 高山石 太白醉酒摆件

福建东南拍卖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谈石论艺话收藏

寿山雅谈

一部寿山石精英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