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2019年7月19日晚,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的團結鄉,當夜幕降臨,一場“湧動火的血脈,燃燒火的激情”篝火晚會在戈壁灘激情上演,來此中鐵三局新建敦格鐵路線橋鋪架工區鐵路建設參建者之一的彝族同胞,在傳統節日“彝族火把節”來臨之際,遙望故土把酒言歡,點燃篝火載歌載舞,以兩位身著民族服飾的彝族婦女帶領,把歡快熱烈的彝族火把節歌舞,悠揚婉轉、激昂嘹亮的《火把節》歌曲傳響茫茫戈壁寂靜的夜空。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在全線140公里多的鐵路線路上,有太多的鐵路工作人員在默默無聞地做著貢獻。”應邀前來參加此次彝族“火把節”活動的該鋪架工區工會主席趙德英如是說,這些鐵路參建工作人員包括現在這群彝族同胞,數年如一日,遠離城市、遠離親人、出大山進戈壁大漠、與風沙寒冷及高原缺氧為伍、和寂寞作伴,舍小家為大家,溫暖了千萬家。“對於自己的家庭,他(她)們是有愧的,但對於勤勞致富、勞動精神、建設美麗中國他們是無愧的。今天這群彝族同胞這樣的狂歡,就是對勞動生產與民俗活動融為一體的強烈體現。”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據瞭解,國家非常重視非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節”已經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火把節不僅是彝族的傳統佳節,作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地域性傳承,於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間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聯繫。它的歷史源流、文化傳承和社會交往緊密相關,滲透在火把節中的“狂歡化”的民俗精神,傳達著素樸的生命觀念和生活態度。勞動生產與民俗活動融為一體,另有一番風味。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該鋪架工區非常重視建設工地員工文化建設,自參建敦格鐵路建設以來,從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抓起,不斷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存在感,抓好項目駐地建設,多措並舉解決農民工因高原條件艱苦、駐地簡陋等現實情況,排除農民工思想上、生活上的苦惱,尤為少數民族員工情緒上的隱患,從源頭上預防民族矛盾、預防安全風險,有效避免發生民族之間潛在矛盾,把“團結合作,勤勞樸實”精神做為敦格鐵路建設的第一要素,狠抓落實到協作單位,靠企業文化引領,靠嚴格的管理要效益。該敦格鐵路管段建設工地有彝族同胞好幾百,每年彝族火把節便是彝族同胞在離開家鄉以外最隆重的節日,項目工區工會組織積極採取引導,群眾參與的辦節方式,充分體現彝族火把節的民族性和民俗性,把舞臺交給參建員工,讓員工縱情狂歡。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隨著敦格鐵路全線開通日期的臨近,參建員工參與彝族同胞傳統“火把節”節日狂歡活動,瞭解民俗民情,陶冶情操,並以飽滿的團結協作精神,穩步推進敦格項目後續作業施工進度,實現8月動態驗收、聯調聯試創造先機的推助精氣神作用進一步提升,確保“9.30”全線正式開通運營不再是一句空話。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戈壁灘上的“彝族火把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