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而做太少?五個方法讓你變為“行動派”

當你想做某件工作或者其他事情的時候腦海中會不會縈繞著成千上萬種想法?這時候你會怎麼做?是放棄它們呢,還是真的打算落實在行動中?同時兼顧多個想法和目標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它往往以幹勁十足開始,最後以拖延放棄告終。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基本無法完成自己腦海中出現過的任何一個想法。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個方法讓你變為“行動派”

2003年,哥倫比亞商學院心理學家、教授Sheena Lyengar進行了一項覆蓋人數為80萬名人的研究,旨在調查增加投資選擇對他們參與退休儲蓄計劃的影響。

在研究結束時,研究人員收集了數據並繪製了圖表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更多的投資選擇可供選擇,是否會有更多的員工參與退休儲蓄計劃?正如我們預測的那樣,答案是肯定的。畢竟,選擇越多越好。

結果還真的會讓你大吃一驚: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投資選擇的增加,員工們參與退休儲蓄計劃的可能性反而降低了。對於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到底,還有其他的解釋:缺乏時間、對失敗的恐懼、多選擇導致的精力枯竭以及開始後興奮感的下降,都可能導致慢性拖延症。一旦遭遇了挫折,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會浪費在那些收效甚微的努力上。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個方法讓你變為“行動派”

下面是5種不同的堅持執行自己想法的辦法。

1. 設定某件事情的最終截止日期

完成一項任務需要的時間越長,那麼他的完成日期也就要要無期,最終就有可能成為“半途而廢”的犧牲品。這就要求我們,列出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然後大概記下每件事情完成需要的時間。然後,將每個任務的時間限制減半,在規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前完成每一項任務,並且保證質量。

2. “二八法則”

用門外漢的話說,“二八法則”說明你所有成就的80%都是由所有努力的20%創造的。換句話說,每一項任務都可以用“二八法則”進行分解。把你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那20%的活動上,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回報。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用更少的時間來完成更多的事情。

3. 相信自己的直覺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因為害怕失敗、拒絕和自我懷疑而猶豫是否要開始行動。我們花費了無數的時間來研究和計劃採取行動,但是當我們到了該付諸行動的時候,卻仍然停留在原地,沒能完成我們的計劃。下次,當你不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或如何去做的時候,相信自己的直覺,對你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想法採取行動,因為很多時候,你可能就在正確的軌道上。

4. 養成完成的習慣

許多人已經掌握了開始的藝術,但很少有人養成了結束的習慣。開始比結束容易,但是我們尋求的結果大部分都只有在結束時才能得到。

養成完成任務的習慣的過程和養成其他任何習慣一樣。首先,你從小處做起,逐步積累,對養成一種習慣需要多長時間有合理的預期。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的週期,堅持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想太多而做太少?五個方法讓你變為“行動派”

5. 學會放棄

與大家認為的觀點相反,效率最高、最成功的人總會放棄自己的目標——他們只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棄以及放棄之後幹什麼罷了。放棄的好處是,你不用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個毫無成果的想法或目標上了,你可以轉而選擇另一個回報更高的冒險。

一旦開始,儘量完成。雖然開始新的想法和目標令人興奮,但如果我們沒有完成已經開始的事情,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這些東西無法恢復的,就會白白浪費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