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删掉 200 个好友后,我的人生彻底轻松了”

你会定期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吗?

很多人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朋友圈里,却是一团乱麻。

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删掉 200 个好友后,我的人生彻底轻松了”

早上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张微信聊天界面的截图,上面竟然标记了 1092 条未读消息。

仔细一看,无非是各种各样的社群、服务号推送,穿插着一些聊天信息:

“亲爱的,帮我砍个价。”

“买面膜吗?我把你拉到群里。”

困惑之际,朋友又发来消息:“我刚才删除了 200 多个微信好友,退了 20 几个群,屏蔽了 50 个人的朋友圈,未读消息都清空了,世界总算清静了。”

看到这句话,我仿佛可以看到屏幕另一端,他神清气爽的样子。

有趣的是,心姐的这位朋友,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交达人”。

坐地铁,遇到加微信好友的微商,他一般都会通过;

微信群里,有不认识的人发来好友申请,他总是来者不拒;

他总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万一哪天用得上呢?”

但后来他发现,大多数朋友加了之后,除了点赞助力,不会再有任何联络。

之前,他的通讯录里虽然人数不多,却都是老朋友和领域内的同行,翻一翻朋友圈,能看到各自的生活,也能看到行业里最新的信息;

现在,微信好友数翻了一倍,每天却被各种毫无关联的“垃圾资讯”占据,苦不堪言。

这位朋友,无疑是掉进了“无效社交”的陷阱里。

不开心还要赔笑脸,费工夫又没结果。

明明消耗了大量时间,却反受其害,吃力不讨好。

其实啊,活得越通透的人,越会精简身边的关系。

比如歌手李健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现在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被打扰,干扰的源头就是手机。而手机里的很多信息,其实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删掉 200 个好友后,我的人生彻底轻松了”

说到底,维系一段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哪怕刷到一条毫不相干的朋友圈只需要 5 秒钟,参加一次不感兴趣的饭局只需要几个小时……

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时间“开支”。

写到这里,想做个小调查:

您的通信录里一共有多少人?这其中经常联系的又有多少呢?

这个问题我随机问了问周围的朋友,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好友几百到上千,常联系的不足十人。

可是您知道吗,我们一生的时间有限,所能拥有的朋友关系也是有天花板的。

20 世纪 90 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邓巴数字”,教授指出,人类可以拥有的稳定社交关系的人数是 148 人,四舍五入,就是 150 人。

这 150 人,就是我们人生中保持亲密联系的上限值了。

我们微信里的 1000 个好友,大多数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深入地聊一次天;

我们在一次聚会上交换过名片的人,可能再也不会有第二次见面的机会。

我想告诉大家:无效社交,其实并不会带给我们安全感。

相反,还会把我们宝贵的精力和爱,稀释给更多的人。

反而让别人觉得,我们是无法对感情专注的人。

所以,如果您的通讯录里,好友数量很多,有联系的却很少。

或许,你真的需要对“朋友圈”进行一下适度的断舍离了。

古人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我觉得这句话在今天依旧适用。

就像朴树和高晓松。

朴树第一次见到高晓松的时候,一个尚是无业青年,一个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音乐人。

当时,已经辍学两年的朴树走投无路,遭到无数冷眼,遇到高晓松后,却得到对方这样评价:“朴树的歌词特别诗化,嗓音又特别脆弱,特别打动人。”

顿时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凡所际遇,绝非偶然。

在综艺节目《奇葩大会》上,高晓松还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段时间,高晓松过得很惨,没有收入,和别人讨工作又开不了口,只好去找好友朴树借钱。

朴树什么也没问,直接回复了两个字:账号。

又过了一阵,朴树事业也遭遇了低谷。

于是有一天,高晓松收到朴树的信息,依旧两个字:还钱。

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删掉 200 个好友后,我的人生彻底轻松了”

周国平说:“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不需要说太多,不需要措辞、纠结、犹豫,我都懂,我都在。

这样的友谊,经历了乍见时的惺惺相惜,最终沉淀为茫茫人海中独一无二的记挂,最为难得。

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删掉 200 个好友后,我的人生彻底轻松了”


从小到大,我们或许听到过太多这样的告诫:

“朋友越多越好,多交点朋友,没坏处。”

“别一个人待着,合群点儿。”

问题是:这样毫无节制的社交,又能够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呢?

在我看来,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无数昙花一现的点赞之交,不如一个志同道合的良师诤友。

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无效社交中,不如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与其苦心经营人脉,不如成为那个值得相交的人。

半面之识,乌合之众不多;

莫逆之交,三五好友不少。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最舒服的社交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