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例如辽宁省、河北省等等。今天,作者做一次总结,总结一下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我国经济最强的50个城市中,东南沿海地区所占比例做大,总计有30个城市入围。那么,东南5个省为何能有30个城市入围呢?今天,作者分析一下东南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不同之处。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首先,我们需要看看经济最强50城市的组成。这些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以及各个省、自治区的省会、首府,还要就是发展迅速的非省会城市。在50个城市中,第50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2018年,南宁市的经济总量为4400多亿。换句话说,只有超过了4400亿这个标准,才有可能进入前50强城市。我们看一下50个城市的分布情况,首先自然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4个直辖市。

除去4个直辖市以后,我国的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广东省,总计有30个城市入围,占据了一大半的名额。其中,江苏省入围的城市最多,总计有9个城市入围,例如苏州、南京等等。山东省实力不俗,有8个城市入围,位于第二位。浙江省的发展非常均衡,总计有6个城市入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全国第一,达到了9.7万亿,但是,只有4个城市入围。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至于福建省,虽然不如邻居浙江省,但也有3个城市入围。东南地区的5个省份,一口气占了30个名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明东南地区的各个省份发现比较均衡。我们看一下山东省,山东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同时属于沿海省份,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的发展都不错。这是沿海城市的优势,但沿海城市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山东省会济南的经济总量只有8000多亿,明显不如第一大城市青岛。

山东省西北部、西南部的各个城市,发展都比较均衡,经济总量都在4000、5000亿的水平。我们再看一下江苏省,江苏省下辖的各个地级市中,大部分地级市的经济总量都在5000亿以上。江苏第一大城市苏州,经济总量甚至赶上了天津的水平。由此可见,沿海地区的省份,一方面发展沿海城市,另一发展均衡发展其他城市。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总量超越了很多中小国家,但为何只有4个城市入围呢?广东省入围的4个城市是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其实广东省各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差,但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太多,达到了20个以上。地级市的数量过多,自然会经济总量的均分,因此出现了只有4个城市入围的情况。浙江省入围了6个城市,分布在浙江各地,这充分说明浙江省发展十分均衡。

至于福建省,入围的3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呈现出沿海城市迅猛的发展势头。因此,东南5省,总计入围了30个城市,加上4个直辖市。留给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名额,总计只有16个。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出现了省会城市一家独大的模式。除了省会城市之外,缺乏那种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第二、第三城市,这与东南沿海地区截然不同。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例如四川省会城市,经济总量达到了1.5万亿以上,超越了南京、杭州、青岛等众多的城市,在前50强城市中排在第8位。但是,除了省会成都以外,所有地级市的经济总量都在3000亿以下。在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在4000亿以上的非省会城市只有3个,分别是洛阳、襄阳和宜昌。至于其他的地级市,基本上都在2000多亿的水平,发展比较好的地级市,可能会达到3000多亿的标准。由此可见,内陆各个地区的发展,相对不如沿海地区均衡。

省会城市一家独大,有利于带动周边各个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但是,不可能带动全省各个地区的发展。例如湖北省会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龙头老大,经济总量接近1.5万亿,但无法带动湖北省各个地区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下在其他省份也同样存在,因此如何均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前50强城市,东南的5个省,为何有30个城市入围?


近年来,湖北省开始调整发展模式,发展省会武汉市的统治,开始发展襄阳、宜昌等区域城市,带动湖北北部和中部的发展。河南省全力打造省会郑州的同时,开始发展洛阳、商丘、南阳、安阳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有一系列的优势,首先自然是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第二,可以留着更多的人才。各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更多的人才,因此,各个城市开始出现吸引人才落户的各种政策。关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