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隆安县都结乡天隆村一座小山上建有大院,院里建有几栋楼房,都非常人性化地配备了电梯。然而电梯房里的住户并不是人,而是一头头黑猪。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原来电梯房是隆怀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的标准化猪舍。猪舍里,一头头黑猪皮实肉紧、膘肥体壮,潘世炳正在巡查黑猪情况,他是合作社的负责人。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2017年潘世炳务工返乡,看到乡亲们生活依旧贫困,心中五味杂陈不是滋味,他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一同奔小康,过上幸福生活。于是辞掉了工作回乡创业,创办了隆怀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近年来,合作社采用“企业+基地+产业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连锁经营”的模式,积极吸纳本村及周边村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使农户和贫困户获得资产性、劳务性和生产性等方面收入。

  潘世炳的合作社越做越大,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要想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天隆村地处大石山区,山地很难改造,扩大养殖规模所需的场地难以解决。潘世炳一直在找寻解决办法,他想到一栋楼里可以住进很多人,那是否也能让猪住进楼房里。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可以建多层楼房,每层楼都能做栏舍,再利用升降机实现运送便利。如此就不需要再投入资金整平山地建猪栏了,可以节省不少资金。就这样,潘世炳的合作社建起了带电梯的猪舍楼,解决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场地问题。目前,合作社养殖有300头母猪,年出栏达到6千头。今年下半年计划再建第三期猪舍,母猪养殖扩大到500头,争取年出栏量达到1万头。

  藏粮于地,返利于民。解决了养殖规模问题后,潘世炳心里的算盘并没有停下来,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的同时又能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他想到了“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的方式。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在种养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养循环业,目前已经发展成100多亩的立体生态种养基地,现代化管理的养殖业与传统种植业实现了共生双赢,推动了乡村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潘世炳说,目前,合作社利用流转贫困户的土地来种青饲料喂养黑猪,青饲料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希望能够找回以前生态猪肉的味道。

   据了解,隆怀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努力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采用“企业+基地+产业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连锁经营”的模式,让贫困户通过政府产业扶贫参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贫困户除获得分红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猪苗回收和代养以及利用优质有机肥种植蔬菜和青绿饲料等多渠道实现二次增收。截至目前, 合作社已经吸纳39位成员,其中有17户是贫困户。在2019年年底召开的分红大会上,为25位社员发放了超过40万元分红款。

【猪也住上了电梯房】都结乡天隆村养殖生态黑猪,走上脱贫快道

  农光显作为土生土长的天隆村人,在隆怀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已有1年。曾经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的他,如今收入稳定,生活渐有起色,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农光显说,在合作社打工离家比较近,可以照顾家里,同时每月还能有3千多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土地流转的分红,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农光显表示,今后还想加入合作社,和潘总合作,希望在潘总的带领下过上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