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未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三類群體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摘要: 楊光榮在潁東區督查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3月20日,省政府副省長、市委書記楊光榮深入潁東區,督查調研市區掛牌督戰重點村脫貧攻堅工作,就做好當前四大增收行動、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防止已脫貧人口返貧等 ...

楊光榮在潁東區督查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3月20日,省政府副省長、市委書記楊光榮深入潁東區,督查調研市區掛牌督戰重點村脫貧攻堅工作,就做好當前四大增收行動、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防止已脫貧人口返貧等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波陪同督查調研。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勁松,副市長王顯義同時帶領督查組在潁東區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督查。

  

  當天,楊光榮來到市掛牌督戰村棗莊鎮牛廟村、潁東區掛牌督戰村老廟鎮李土橋村和插花鎮,走訪貧困群眾家庭,仔細瞭解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扶貧車間復產帶貧、幫扶政策落實、鎮村包保幫扶等工作開展情況。

  

  棗莊鎮牛廟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8戶、1149人,貧困發生率24%,目前剩餘貧困人口9戶、46人,是市掛牌督戰的3個貧困村之一。楊光榮來到尚未脫貧的貧困戶程永鋒、李懷光家中,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對照扶貧手冊一一核對收入。被問及貧困戶收入構成情況時,當地幹部不能詳細說清說準,“脫貧攻堅到了最後決戰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熟悉掌握村裡剩餘貧困戶情況,做到賬清戶明。”楊光榮嚴厲要求他們。

  

  在老廟鎮李土橋村貧困戶張田宗家中,楊光榮和老兩口圍坐一起話起家常,關心地詢問一家人的生活情況。86歲的張田宗二兒子去世,老兩口帶著兒媳婦、孫子孫女生活,一家五口經濟拮据。“享受了什麼幫扶政策?去年收入有多少?”老兩口識字不多,楊光榮打開扶貧手冊,對著上面記錄的收入一筆筆向老人核實:低保、養老保險、兒媳婦務工工資……核算下來,去年一家人收入有3.3萬多元,人均6000多元。“生活沒有問題吧?想吃肉、蛋有錢買嗎?”老人打開冰箱,“買的雞、肉,都還沒吃。”瞭解到孫子孫女都在外地上了職業技術院校,楊光榮對老人說:“困難是暫時的,各級黨委政府一定會幫助你們渡過難關。等孫子孫女畢業了,日子會越來越好。”

  

  督查調研中,楊光榮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我市目前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後有返貧風險的監測戶、收入較低有致貧風險的邊緣戶,佔全省的比例較大,今年我市的脫貧攻堅任務尤為艱鉅、壓力特別大。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學深悟透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的政治性、艱鉅性、嚴肅性、緊迫性,紮實落實好脫貧攻堅四大增收行動、“八個一律”、“二十條舉措”、“35條扶持政策”和“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順利實現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已脫貧人口決不返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楊光榮強調,各地要重點圍繞未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三類群體,實施“一村一冊、一村一案、一戶一策”全覆蓋。要摸清未脫貧戶、監測戶、邊緣戶底數,按照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4000—5000元及5000元以上三個層次,認真分析收入情況,建立“一村一冊”臺賬。要制定“一村一案”脫貧攻堅方案,結合各村實際情況,深入謀劃好包保幫扶等工作,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及時解決制約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突出問題。要“一戶一策”精準施策,對三類群體中有勞動能力的,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幫扶措施,通過產業、就業實現穩定增收脫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老弱病殘孤寡災”,要根據情況落實社會保障政策,給予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