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改革延續了大明王朝,為什麼改革家卻悲慘收場

古往今來,為了變法圖強,實現國家興盛,各個朝代出現了許多改革。但是,真的能成功地將改革方案推進下去,並取得一定成效的卻著實不多。

一個改革方案能夠得到順利實施,不僅需要有勇有謀的改革家,也需要有利於改革施行的社會環境。但也正是由於這兩個條件的束縛,使眾多優秀的改革被扼殺在歷史的潮流之中。

這個改革延續了大明王朝,為什麼改革家卻悲慘收場

那麼今天就對明朝“張居正改革”最終失敗的原因來進行探索。

隨著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登上政治權利的中心。明朝萬曆年間,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

土地兼併嚴重、階級矛盾加劇、政府貪汙腐敗……這個持續了100多年的大明王朝開始逐漸走向衰落,為了重振大明的江山社稷,張居正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選拔人才、整頓吏制、控制土地兼併、改革稅收政策、節省政府開支、加固邊防、安定邊境……

隨著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實施,在這十年內,明朝的社會矛盾得到緩解,政府財政危機得到緩和,國家實力得到增強,由此便開創了鼎鼎有名的“萬曆新政”。

傅維鱗在《明書》中用“無所不披靡”來讚美這場改革的英明。

這個改革延續了大明王朝,為什麼改革家卻悲慘收場

然而,雖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這次改革卻沒有持續堅持下去,萬曆十年,隨著張居正的去世,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備受打壓,逐漸消聲滅跡。

不僅改革因此不了了之,連死去了的張居正及其家人也備受牽連。入獄自殺、發配充軍,慘不忍睹。

取得了如此成效的改革,為何最後不了了之,甚至連張居正本人也不得善終呢?

根本原因便是觸犯了貴族階層的利益。

不只是資本,人也有趨利性。在張居正實行改革,想要緩解階級矛盾、土地矛盾時,採用了“攤丁入畝”的徵稅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按人頭來收稅。

這樣雖然能夠緩解社會矛盾,但是也觸犯了許多貴族階層的利益,貴族階層在徵稅過程中謀利的機會大大減小,也因此記恨上張居正。不僅在張居正推行新政時百般阻撓,也在張居正去世後落井下石。

這個改革延續了大明王朝,為什麼改革家卻悲慘收場

此外,早在嘉慶、隆慶年間,明朝政府便已經出現了積貧積弱的情況,這麼多年來明朝政府所遺留下的頑固弊端,一朝一夕之間是無法完全解決的。

同時,張居正進行改革時,明朝政府也正面臨著蒙古南侵,倭寇、葡萄牙騷擾東南邊境的外部危機。

不僅要對內改革,對外還要加強邊防,這並不是國內進行改革的一個好時期。

在內外部環境都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張居正推行改革本就艱難,再加上後期保守派群體反撲,明神宗對張居正的怨懟,改革日益艱難。直到1582年,張居正去世,變法相繼被廢除,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張居正改革的結局是悲劇的,但改革卻是中國賦稅制度改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改革為社會所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