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提到王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篡漢”,他是外戚出身,一路阿諛奉承直至位高權重,最後篡取了漢室的江山,建立了新朝,後被綠林軍推翻。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後世提到王莽多是罵名,班固的《漢書》將其列為“逆臣”,明人楊慎(1488年-1559年)說:“以鄉愿竊相位胡廣也,以鄉愿竊天位王莽也。”而在近現代,學者們對王莽的評價卻有所不同,胡適是第一個為他平反的,稱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翦伯贊認為“王莽不失為中國史上最有膽識的最聰明的一位政治家。”史學家呂思勉也認為以漢朝為出發點的歷史評價不公,即將王莽的優點全部用一個“偽”字掩蓋。

一個人物,為什麼前後評價會有如此大的差別?王莽到底是偽君子?竊國賊?還是改革家?這一切都要先從王莽的生平看起。

一、王莽的生平

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後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漢成帝的母親,漢成帝就是趙飛燕和趙合德的丈夫。漢成帝繼位後,王氏家族成為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唯獨王莽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論語》。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對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這個世家大族中的另類,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很快便聲名遠播。

大司馬王鳳曾提拔侄兒王莽,封為新都侯。陽朔三年(前22年)八月,王鳳病死。王鳳生病時,王莽侍奉左右,衣不解帶,王鳳大受感動,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王鳳的弟弟)病重,舉薦王莽代替大司馬之位,在淳于長死後,王莽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西漢末年,因漢哀帝喜好男風,專寵董賢,荒淫無度,二十六歲遂死,皇權旁落的情況下,才被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農曆八年臘月),時年54歲。

王莽稱帝后,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稱“王莽改制”。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王莽掌權之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擁戴,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王莽改制沒有解決西漢末年以來的土地兼併以及流民問題。相反,由於他興師動眾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大興土木,還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

百姓生活不下去,就不斷起義,在當時遍佈全國的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隊伍,成為農民起義的主流,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舉行哭天大典。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王揖等護衛下逃往漸臺,公卿大夫、宦官、隨從還有千餘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鬥,部下死傷略盡,也退至漸臺。這時他的兒子、侍中王睦正想脫掉官服逃命。王邑將他喝住,父子倆一起守著王莽。最後隨從王莽的千餘人全部戰死或者被殺。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

王莽所創立的新朝就此覆滅,歷史進入漢宗室劉秀所開創的東漢時期。

二、王莽被罵的原因

後世罵王莽主要有兩個詞一是“偽君子”一是“竊國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罵名?

原因很簡單,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逐漸成為後世統治的主體,儒家思想中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君權、父權是絕對的,不能被撼動的,也因此,後世人對皇帝式微時大權在握且對皇位構成威脅的權臣評價並不太好,譬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王莽的罵名主要來自於他篡奪了漢家政權。在他的罪過中,後世人看來最重的應該是篡權。畢竟,以正統的眼光來看,劉姓之人才是當時國家的主人,就算因為這劉氏家族導致當時社會腐敗不堪,人民流離失所。

縱觀歷史,後世篡權者並不是只有王莽一個,宋太祖趙匡胤也是篡權上位的,為什麼他的評價和王莽的評價不同?原因還出在王莽失敗了,他的新朝只存在16年就覆亡了,後來的王朝統治者是漢宗室出身的劉秀,史書上自然會對這個竊取漢家王朝的人大加抨擊。而同樣篡權的趙匡胤最終是成功的,建立了北宋王朝,並使趙氏子孫得以延續。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子貢在評價商紂惡名滿身時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一旦失敗,一切的惡名都會歸於你身。同樣,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王莽。王莽最大的惡名是篡權,而篡權的根本是他有滔天的權勢,而王莽雖出身於外戚,但他出生沒多久父兄就去世了,他能夠得到當權的王鳳、王根的青睞,主要靠的是高潔的品質。在後世人看來,王莽的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贏得當權者的關注,是虛偽的表現,也因此被冠以“偽君子”之名。

三、改革家王莽

王莽是一個改革家,後世人在研究王莽的時候,有種感覺王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學者為其平反,也多是從其改革出發。

偽君子?竊國賊?改革家?被歷史臭罵的王莽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后,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制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他把鹽、鐵、酒、鑄錢之權收回國有,其次建立了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刑法,推行土地國有制。王莽實行政府控制物價,禁止商人囤貨炒作,商人貨物低於政府定價隨意買賣,有點像今天的物價局。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進行改革,但最終王莽的改革並沒有取得成功,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農民起義不斷,只落得身死名滅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