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匆匆?還是緩緩


是匆匆?還是緩緩

有首詩裡是這樣描述時光匆匆的,讀來令人震撼,“冬天的陽光,很慈祥,適合老人,也適合我,我坐在窗前,對面,陽光躲在樓後,卻在牆上肆意玩弄著影子,我看見刺眼的光,便想抓住影子,卻只抓住了自己的白髮。”

是匆匆?還是緩緩

時光似乎總是太匆匆,就像攥了滿把的細沙,尚不及留下點什麼,卻已穿手滑過。但也有詩表達了另外一種意思。美國詩人鮑勃·迪倫在《時光慢慢流逝》裡寫道,“山中的時光靜寂緩慢,我們坐在橋畔,在泉水邊散步,追尋野生的魚群,在溪水上漂浮,當你置身塵外,時光靜寂流逝……”

是匆匆?還是緩緩

是匆匆?還是緩緩

世界分主觀,客觀,我想,人這個主體其實從未“真正”地看待過客觀世界,因為在與客觀世界的耳鬢廝磨中,客體不知不覺總會烙上人的感情印記。

是匆匆?還是緩緩

是匆匆?還是緩緩

由此觀之,時間也就本無所謂長,無所謂短,無所謂匆匆,自然也無所謂緩緩,或急或緩,全來自當事人的一時感懷。

一般的物比人“活”得要長,百年的樹,千年的蟲,並不鮮見,隨便一粒黃沙,甚至已歷上萬上億年,但有一樣,人,擁有情感的豐富,生命的精彩,複雜又單純,深邃卻又簡單,這是物們比不了的。

因此,煙花綻放的生命,應是世上的主宰;剛柔相濟的情感,才是宇宙的心靈。

是匆匆?還是緩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